3月23日傍晚英国政府宣布戒严时,我记起农历新年之际,我还到过伦敦的“中国城”,几条街人头涌涌看舞狮舞龙,“年味”与中国的空寂反差强烈。几天以后,坐伦敦地铁上下班的人们才第一次在报章上读到“病毒快登陆这个国家了”的消息。当时这些报道也还是隔岸观火的口吻,许多英国百姓也还是事不关己分清界限的态度。我去邮局寄东西回国,店员扭头问了句:“现在中国还通邮?”
谁会料到,两个月以后的伦敦,每个人的手机上都收到了来自英国政府用大写字母发来的“病毒警告”短信:“新规定现已生效:所有人必须待在家里。”有效期为三周的百姓行为守则规定,出门的理由只能是以下这几项:购买基本食物和药品(次数越少越好)、每天一次跑步、散步或骑车等锻炼(独自进行,或与同住的一位同伴一起)、照顾老弱等医护行为需要、绝对必要的上下班通勤。在户外,不是同住的人与人之间必须保持两米距离。婚礼、洗礼等所有社会活动都不得举办,只有葬礼除外。 对于这样空前严格的强制令,大家最关心的是谁去负责执行。政府说,警察有权强制执行。比方说,如果警察在街上看到三个人一起散步,就可以开罚单了。罚单从30英镑起,不设上限。这个看似严厉的规定实则依然宽松,因为规定出来到现在的10天里,每天草坪上都有几个踢球的孩子,沿着草坪周围跑步的人比戒严前还多。这种情况,使得政府在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再发警告:“周末的天气会非常好,很多人肯定忍不住要出门。如果大家再不守规矩,‘每天一锻炼’也会被禁止。” 周末天气确实明媚如初夏,气温上升到接近20度。我开车出去格林尼治市区转了一圈,沿途满眼是换了短衣裤的人们,跑步、几个人同行、Blackheath的大草坪上三三两两躺着晒太阳。经过一家烘培店,人们在门前排队。眼前的景象,一点没有紧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