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4日,刚从钦州市钦南区久隆中学放学回来的何立裕生火,淘米,洗菜,烧饭。难以想象只有16岁的这个小伙做起这些来动作竟然如此娴熟。本是花季少年,他从未有过同龄人的那种贪玩和撒娇,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他只能用稚嫩的肩膀,挑起了两代老人的生活希望。第九届广西十大孝心人物评选组委会给予何立裕的孝心评语是这样的,家贫才现孝子,困苦方显坚强。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出生在钦南区久隆镇平新村委何屋村,何立裕的家庭十分特殊:父亲45岁时才娶妻,如今已是满头白发的年逾七旬老人。而45岁的母亲虽然较年轻,但却神志不清,无法操持家务。他从7岁开始,他搬到爷爷奶奶的房里,9年间,他悉心照顾两位老人的日常生活。爷爷奶奶去世之后,面对行动不便的父亲和智障的母亲,他不离不弃,在何立裕的床头我们可以看到一串尚未拆下的环玲,由一个个三角形的金属串成。大门打开时,环铃随风飘荡,发出悦耳的金属撞击声。这副环铃,伴随小立裕度过了9个春秋。小立裕进入爷爷奶奶的房间照顾两位老人时年纪太小,加上白天上学和操持家务,晚上睡得很沉,担心爷爷奶奶半夜需要照顾时叫不醒他,就在他的床头安上这个环铃。爷爷身材比较高大,小立裕个子瘦小,扶爷爷十分吃力。每次扶完爷爷,他常常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但他从不言苦,也从不偷懒。每天天未亮,小立裕就要起床。做饭、帮爷爷奶奶洗脸、给爷爷奶奶做早饭,做完这些,他才踩着自行车到7公里之外的学校上课。晚上回到家,他还要帮老人洗脚、擦澡,等老人都睡下了,他才能坐下来写当天的作业。
虽然照顾两位老人很苦,但说起相继故去的爷爷奶奶,何立裕显出浓浓的不舍之情。在何立裕的心里,爷爷奶奶就是他的“第二个爹娘”。何立裕还很小的时候,爸爸为全家的生计常常外出,母亲韦凤建不会按时给何立裕喂饭,是爷爷奶奶一手把他带大。2015年8月8日,父亲何建爱因突发病导致行动不便。丧失劳动力的父亲和智障的母亲令这个家庭雪上加霜。小立裕再次担起了照顾爸爸妈妈的重担。面对这些,何立裕告诉大家自己只是凭着自己的本心去做。这个信念激励着他勇敢面对困难。他坚信在实现理想的征途上,我们无法预知前方是荆棘还是鲜花,遇到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困难面前低头、丧失斗志!”(曾茜)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