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我与大师共创意------2016静安区青少年创意艺术训练营成果展示暨结营仪式,在静安雕塑公园举行。150多名静安学子通过VCR回顾了训练营的创作历程,现场展示了他们的大型集体创意艺术秀,与观众们一起分享超炫酷的青少年创意作品。
我与大师共创意以色列艺术训练营(静安小记者:周吉)
在炎热的夏日,有这样一群志愿者和学生,来到上外静中的校园里,参加了“我与大师共创意”的艺术训练营活动。此次活动,有艺术家阿狄先生以及他的团队来到中国开展活动。活动由静安区教育交流中心、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上外静中等主办或承办。
Day1
在大家的盼望中,终于迎来了艺术训练营的开幕仪式。开幕式上,有许多嘉宾为活动致辞,还有舞蹈老师和大家一起“做操”,开幕的仪式大家可都观摩得津津有味。第一天,大家就都精神满满,看到那么多的艺术材料了吗?接下来的几天,大家将用这些材料做艺术品哦。小记者们来到小船组,体验了一把,感受到了做艺术品也是不易的。不管是做小船或是编织,一不小心就可能会受伤,编制的同学还戴着厚厚的白手套。哦对了,这次的目标小船数量可是3000哦!
Day2-7
第二天,依旧的热情。大家有序地分组活动。已经完成任务的编织小队也加入到做小船的队伍中。看,已经完成的小船都堆成山了。忙活了“艺术家”们都聚集在操场,用小船组成了一道“银河”,直延伸到校门外。我们还了解到,小船在展示当天,会用来装礼物送给雕塑公园的游客们。
接下来的几天依旧是热火朝天的活动。有一群小研究员也来体验我们的活动。大家一起做小船,不亦乐乎。五彩缤纷的背景板也布置好了。还有电视台来采访志愿者,从志愿者的叙述中,我们了解并感受到志愿者和营员们对这次活动的喜爱和热情,大家通过活动也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大家正在努力认真的创作着。志愿者不断努力处理着已经完成的作品,虽然颜料有弄到手臂上,但大家毫不在意,沉浸在创作中。
终于要迎来展示的日子了!活动如荼如火地进行准备着,各个节目也都有序排练着。看着这些作品,大家是不是很有成就感呢?万事俱备,只差明日,我们的show了!
Day8
一大早,大家就纷纷赶往雕塑公园。对于今天的活动,大家可都很是期待呢!嘉宾致词后,电视台也来采访,本次的活动——圆!满!成!功!
小记者合影
尽管短短的八天时间,我们参与了许多、了解了许多、收获了许多。每一位参加活动的同学都拿到了一份结业证书,这份证书凝聚了我们的辛勤汗水,是我们努力的证明。希望静安小记者的队伍越来越好,也希望能有更多这样有意义的活动,让更多人参与到活动中。
2016静安区青少年创意训练营(静安小记者:陈海川)
今天在上海自然博物馆门口,见证“2016年静安区青少年创意艺术训练营”展示活动圆满成功。以下是活动时的精彩瞬间。
艺术创意训练营之圆满成功(静安小记者:单畅)
时光如梭,不知不觉间,“我与大师共创意”之艺术创意夏令营已经接近了尾声。7月24日,上午8点,在这烈日炎炎的高温天,我们迎来了期待已久的成果展示。
这次的演出由领导致辞,艺术家团队及代表致辞,观看幕后花絮视频,小小艺术家发言和赠送家长来宾礼品组成。可谓是艺术界的“满汉全席”啊!毫不夸张地说,我们一位位同学的热情丝毫不输给今天的最高温38度呢!
在同学们的发言中,我对一位同学的一句话印象非常深刻,“在参加活动前,我一直以为艺术就是临摹,雕刻,绘画,总之只有拥有艺术天赋的人才能驾驭。可在这几天的夏令营中,我却发现艺术是随心所欲的创造,是充满想象力的想法。”是啊,在当今社会,有多少人对艺术充满兴趣,却担心自己做得不好而放弃。其实,只要跟着意愿走,无论结果怎样,你的作品永远是最有创意的、最独一无二的。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了前两天采访的两位志愿者,她们为了画面的美观,为了给大家呈现出一场完美的演出,不惜用手指沾着颜料在画纸上画,只是为了渐变地更自然。也许,这就是对艺术的热爱吧!
还有就是我们的压轴大戏了。伴着优美歌曲“Down in the river to pray”,同学们便开始了这次“驶向艺术彼岸”的旅程。一艘艘做工精致的船从同学们手中驶过。“船”,也是传递的“传”的意思,如此一个简单的字就代表了我们活动的中心。等到三艘船驶过后,同学们便将小船装上礼物,送给家长。虽然这小小的船,小小的礼物并不华贵,但她却承载着梦想,给予着希望,也是同学们几天努力下来的成果。
看着同学们脸上荡漾着的笑容,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活动的开始。那时,同学们的疑惑不解,失去信心,我都记忆犹新。可随着时间的变长,同学们眼中的自信代替了失望,眼中的坚持也换取了惊慌。
当然,最值得一提的还是我们的主旨——“环保,生态,创意,融合”。在同学们的作品中,不少是用铝纸,废旧布料制作而成的,而这看似普通的事物,却是一件件艺术品的开始。在生活中,也是如此,看似再平凡不过的事物也能变废为宝,再次利用。
最终,让我们由衷地为各位同学与志愿者点一个赞。谢谢你们带给我们如此豪华的艺术盛宴,谢谢你们教会了我什么是艺术,谢谢!
我与大师共创意——静安区青少年创意艺术训练营闭幕(静安小记者:张艺韬)
7月17日,训练营正式开幕,以色列艺术大家来到上外静中,为大家举行了开幕式。
后面的几天,小艺术家们都在辛苦奋斗。他们都不是学艺术的,但是他们都能制作出如此让人满意的作品,可见他们付出了多少努力。——以色列社区艺术家
小艺术家们认真制作
小艺术家们编织竹条,制作竹船,付出了很多汗水。他们说,这些都是从自己手里做出来的,很有成就感,不错。他们休息的时候,轮着弹钢琴,他们觉得这样的一天很充实。
最后一天制作,马上就要完成了。大家都在工作岗位上,有条不紊地编织。采访了一位大哥哥:“每一个船都有着大家的创意,大家的想法以及大家的劳动,很希望明天的活动能成功,我们的船也能绽放光彩。
7月24日上午7:45分,以“环保生态创意融合”为主题的“2016静安区青少年创意艺术训练营成果展示暨结营仪式”正式开始。各大媒体纷纷来到静安雕塑公园进行拍摄与采访。烈日当空,温度达到38度,我们的热情可是丝毫没有减弱。主持人的热情带动了现场的氛围,让大家都活跃了起来。
小艺术家们手捧小船,小船里装着礼物准备送给家长。可以看到,工作人员的服装上写着“团队创造艺术,艺术改变团队”。
满地的艺术品都是同学们亲手做的,摆成了三朵花,这三朵花汇集了同学们的心血。——以色列艺术大师。
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静安小记者:潘颖)
今天是2016静安区青少年艺术创意训练营的最后一天,早上八点整我们准时在静安雕塑公园进行了一场盛大的艺术盛宴,一场在艺术大师——阿迪.耶库铁利的带领下由营员和志愿者们完成的大型艺术作品。虽然今天烈日炎炎,但是我们的热情依旧不减。在活动展示的过程中,营员和志愿者们所有的作品全程都是环保材料与废物利用,这是整个艺术团队对环境应有的尊重与爱护,他们用这些材料做成了一个个完整的作品,这些有意义的作品,为环保、为生态、为社会带去正能量,他们还十分的节省材料,营员们送给观众家长的礼物也是在之前的铝箔画切割下来的;艺术的魅力也在于创造与美有关的一切,在制作期间,营员与志愿者们挖掘强大的脑洞,挥洒无限创意与想象。只有这些才能让表演中获得成功,才能在表演中也感受到以色列艺术创新的独特魅力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织与碰撞,这正好印证了本次训练营的主题“环保生态创意融合”。
在活动展示之前,有一位营员代表和一位志愿者代表他们上台,谈了谈他们在此次训练营的收获与感想。其中他们两位都说到了一个词“辛苦”,这让我想到了之前我在采访过程中的一点一滴。正是他们所有人的团结一心和辛勤工作才能成就本次表演的成功,还记得我之前采访了两位志愿者,她们的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她们在上个星期就参加了培训活动,活动主要是为之后小艺术家们服务的志愿者们。她们在这几天进行了折纸、画图、做船等培训。其中令她们影响最深刻的是用铝箔纸制作小船,期初她们面对这些铝箔一头雾水,但是经过她们的努力克服了困难,进行改造,终于完成了第一艘小船,她们成功了,她们感到十分高兴。铝箔小船之前还有一道十分重要的工序——刷漆,她们在充满油漆味的房间里整整刷漆刷了八个小时,她们觉得十分辛苦。甚至还有一天,由于楼道里和教室里堆得都是材料,所以她们只能坐在楼道的一小块空地进行工作,那天正是高温,但是她们不喊苦不喊累,最后完成了一件件充满着她们汗水的作品。她们也希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试着使她自己的思维更开阔。
我与大师共创意活动圆满收官(静安小记者:顾贝伦)
7月24日,在雕塑公园里举行了我与大师共创意活动的收官仪式。这是同学们一周以来辛苦的成果,在38度高温的天气里,同学们不叫苦,不叫累,认真地展示着150多人所制作成的作品。
在制作的过程中,同学们互相帮助。小同学们制作小船,大同学们制作大船。志愿者们指导和帮助同学们一起来完成。志愿者们为了教同学们制作此次的作品,所以比同学们还要早一个星期的时间来学习。同学们和志愿者们用汗水,用鲜血,用泪水,才完成的作品。让我们懂得了坚持的重要性,如果不坚持只想着怎样去放弃,也不会完成最后的大作品了。
同学们先做了3000个小船,最后用小船绘画出花儿在绽放的场面,非常震撼。同学们在火辣辣的太阳下,用手呈现出波浪的样子,使大船随着波浪向前航行。最后将礼物放进船里,一一送给家长们和游客们,让这些船通往四面八方。
2016静安区青少年艺术创意训练营(静安小记者:邱陈浩)
在这次活动中,每一位小记者都感受到了想象的乐趣,缤纷的奇幻,同时也与志愿者们一起动手做小船亲身体验了一把,在接下来的六天中,小记者们会与学员和志愿者们快快乐乐地在这奇幻的世界里畅游。
2016静安区青少年艺术创意训练营(静安小记者:林蕴)
在这个炎热的一周里,小记者们来到了上海市外国语中学参加了以色列创意艺术采访活动。在这一周的时间里,以色列艺术家和小艺术家们能创造出一件件完美的艺术作品。加油吧,小艺术家们。
活动的第二天,小记者们参观了编制和滚轮涂色。小记者们了解到制成一张锡纸材料要经过涂色、晒干、剪裁。再经过志愿者的制作,才能最终完工。这一个个作品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为他们点赞。
在接下来的活动日程里,小记者们还和小研究员们一起制作了小船。我们还发现了上海电视台的记者来此采访,但愿能在电视上看到这个新闻报道。
创意的艺术(静安小记者:曾晴)
7月22日,在这个炎炎夏日,在上外静中,开展了“2016静安区创意艺术训练营”活动,我们小记者也来到了这个活动,采访参加活动的同学。
我们来到了一个房间,里面的同学正在用一根根细细的长条制成各种形状,让我们感到很奇特。他们告诉我们,他们在用横条编织。
经过了许多同学们的努力,操场上已放了许多制作好的东西,除了用横条编织的造型,还有用铝箔制成的小船。这都是同学们在短短的几天内制作的。
我与大师共创意——静安区青少年创意艺术训练营成果展示暨结营仪式
静安小记者:许琬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