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周末,都有大学生来到产业园与陶工坊举办的体验课堂,体验陶艺生活。(图片由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提供)
A9 种下一颗文化地标的种子
——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发展轨迹解析
本报记者施秀萍
“A9就是扩容升级版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的小名。”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董事长张学智向记者解释道,“A”是汉语拼音、英文字母的首字母,“9”是阿拉伯数字中的最大数,“A9”组合自然寓意“第一”“最大”“最强”等内涵,也寄托了美好期望。
不过,要真正理解“A9”,还要从2009年说起。
梦想,就是最大的支撑
2009年6月,甘肃现代集团投资2000多万元,收购了兰州恒孚油泵油嘴有限责任公司(原名兰州油泵油嘴厂),占地面积约30亩,工业厂房等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
2009年7月18日,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新鲜出炉”,顺利挂牌开园。
“在最旺的时候转型,成本是最低的。”张学智告诉记者,那个时候,自己的甘肃现代集团已抢占了甘肃85%的会展产业市场,正是如日中天、风生水起的时候,而文化产业还是个概念名词,很多人觉得张学智“有点傻”,但张学智看准了“文化产业”,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不过,螃蟹也没那么“好吃”。
相比现在人人谈文化产业的大环境,2009年,大部分人对于文化产业是陌生的。这必然导致政策、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掣肘更多。
顶着种种压力,迎着种种困难,张学智“顶风冒雪”般弯腰前行。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位于段家滩的油泵油嘴厂慢慢变了模样:创意新奇的雕塑、形态各异的外立面装饰、别致的停车牌、另类的垃圾箱、穿着时尚的年轻才俊和洋溢着艺术范儿的艺术家出入其间……一切,都充溢着创意格调和满满的活力。
“靠着梦想才支撑到现在。”6年多的创业历程,张学智不太愿意提及具体的困难,但成绩却令人瞩目:
园区现入驻企业近百家,入驻率达100%,毕业企业近10家,基本形成众创空间、创意设计、影视摄影、文化产品开发、艺术培训交流、文化旅游、展览展示等7个产业链条为主的业态格局。作为我省唯一一家民营企业投资建设、以推动和集聚文化创意企业为主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园区,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如同一枚“金钥匙”,开启了我省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之旅,成为甘肃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新“标本”。
先后开展“首届中国兰州创客节暨大学生创新创意设计大赛”“2015兰州创客汇”“创意市集”“格玛摄影论坛”“明星企业家对话”等形式多样、广受园区企业欢迎的培训活动以及工商、税务、社保等方面的贴心服务,赢得园区入驻企业的赞赏和尊重。
最值得骄傲的是,截至目前,产业园已先后获得“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首批微型小型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全国青年创业示范园区”“国家AAA级工业遗存旅游景区”“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5张“国字牌”称号,在行业内遥遥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