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浅谈生活教育课题的开发与研究)
生活教育课题的开发是社会生活的需要。由于教育是要为学生进入完美的成人生活作准备,因此,“我们首先应该根据对社会需要的研究来确定目标”。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家政。《周易·家人》指出:“正家而天下安矣。”《礼记·大学》则明确提出:“齐家、治国、平天下。”人生最大的快乐莫过于有和谐的家庭和顺利的事业,而家庭对每个人来说则是平静的避风港,也是一个人进取的原动力,事业的发展更离不开家庭这一坚强的后盾。因此如何生活,如何让生活充满乐趣、更有品味,如何接纳别人、融洽社会关系等,是每个人都很关心的问题。
但当大多数青年离开父母、独立生存时,才发现自己连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不具备,以致独立面对生活时束手无策。尤其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所形成的独生子女这一特殊群体,由于他们在家庭的特殊地位,再加上社会对人的评价偏重分数而轻视能力的倾向,父母及社会对学生降低了生活教育的要求,养成了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娇生惯养的习气,使得学生在生活上对父母家庭的依赖更深,故生活教育课程的开设显得尤为重要。
课题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指导下,积极探索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生活教育教学模式,生活教育就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学习生活,研究生活,发掘生活的意蕴,使教育回归生活。
生活教育校本课程作为课程改革的产物,必须走自下而上的路线,体现较强的民主意识,使课程设计的每个环节都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达到课程主客体之间互动互需互馈的理想效果。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的需求和选择,尊重每个人的选择。首先评估学生的需要,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也是主要实践者、参与者,最后把一部分课程的选择权交给学生,学生真正拥有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参与校本课程的构建过程中,知识技能、经验过程、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提高。课题研究内容的选择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其来源和现实生活相联系,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情境让学生体验“知识产生于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需要和实际问题”;另一方面通过研究内容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现实生活相联系,使学生深刻理解其社会意义和生活意义。主要对生活与体育、生活与服装、生活与艺术、休闲与爱好、生活与环境、舒适的家、饮食与文化、生活修养、信息与传播、生活与科技等内容开展了研究。
生活教育课题的研究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摸索,寻找到最适合学生的开设方式,以求对学生起到最好的启发和教育。
山东高密市青少年创新教育实践中心 邱文杰
(原标题:浅谈生活教育课题的开发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