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上下求索的老刘”@台州晚报:儿子的学校课堂上居然教做米塑,据说这是“非遗文化进校园”的一部分,好想一起去上学。
记者核实
米塑,俗称糕人糕马,普通的年糕经过揉、捏、掐、剪、刻等手法,制成各种形状的走兽,染上色彩后看上去更是惟妙惟肖。别小看米塑,这可是非遗文化。
近日,温岭市非遗办、温岭城西街道、九龙学校联合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手工课堂活动,邀请了“神童门硬糕制作技艺”项目传承人王灵富,来教学生们做米塑。
王灵富告诉记者,街道办主任专程到家里来,让我去教教学生,说好让下一代多了解米塑,不能让这门手艺失传。
在当天的课堂上,王灵富带来了6只颜色不同、形态迥异的神兽,并手把手教学生们制作技艺。一团普通的年糕,经过他的手,很快变成一只活灵活现的小神兽。
八年级的林轲滢非常喜欢手工制作,当得知学校有这门课程后马上报了名。王灵富笑眯眯地鼓励她和同学们:“刚开始不好做,别急,做熟练就简单了。”
经过指点,林轲滢亲手完成了一只小神兽,开心极了:“虽然跟老师的比起来,有点丑,但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九龙学校校长陈凌钧说,米塑走进校园,不仅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尝试,以后会让更多非遗项目进课堂。“学校开设非遗课程,希望学生们能够认识这些非遗项目,感受非遗的魅力,参与到保护非遗项目、传承非遗文化的行动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