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新征程

摘 要

依法治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法治建设;研究;中国法治;法治智库;现代化;法治中国;坚持...

内容摘要:党的十九大为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行动纲领和深化法治实践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开启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新征程。12月 9日,中国法治现代化2017年智库论坛暨第一届方德法治研究奖颁奖典礼在南京举行,百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主题“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新征程”展开研讨。应当确立对中国特色的法治理论、法制制度和法治道路的自信,既要吸收人类法治文明中的先进成分,又要充分融合中国国情,坚持中国特色与中国道路,达到法治体系建设与法治国家建设协调推进的理想愿景与目标定位。加强法治智库建设法治智库服务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法治中国建设事业,是推动依法治国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依法治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法治建设;研究;中国法治;法治智库;现代化;法治中国;坚持

作者简介:

  抓住要点深化依法治国实践

  十九大报告将全面依法治国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十四条坚持”之一。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决策部署和各项任务已经明确,必须抓住要点,将其付诸治国理政的实践。

  公丕祥认为,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长远考虑,切实加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谋划;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不断开创全面依法治国的新局面;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把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的全过程和各环节;从中国的国情和条件出发,坚定不移推进法治领域改革;在全球治理大变革进程中,把握当代中国法治现代化的时代方位。

  郑州大学法学院教授王建国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想图景是“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以及党内法规体系”一体建设、协同推进。应当确立对中国特色的法治理论、法制制度和法治道路的自信,既要吸收人类法治文明中的先进成分,又要充分融合中国国情,坚持中国特色与中国道路,达到法治体系建设与法治国家建设协调推进的理想愿景与目标定位。

  “依法治国任务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党和政府各级干部、工作人员的具体实践,要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各项要求。”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教授张恒山认为,各级政府要继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做到行政行为于法律有据、于法理有据;系统规划、强化对各级行政干部,特别是基层执法人员的法治培训;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使法治思想、观念深入人心。

  在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利明看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这意味着美好生活不仅是更高质量的物质生活,民主法治同样是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十九大报告还表示要保护人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安全、幸福、有尊严是美好生活的题中之义,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是人民的基本权利,保护好这三项权利才能维护好人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使人民更有尊严,使人民群众更有幸福感和获得感。

    A+
发布日期:2017-12-14 10:2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