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法治战略论坛聚焦“法治社会与社会司法”

摘 要

论坛开幕式由中国法治战略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崔永东主持,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顾功耘致欢迎词。据了解,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法治战略研究中心是国内成立的首家明确以...

  11月28日,由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法治战略研究中心举办的系列高端论坛“法治战略论坛”在上海举行。本次论坛以“法治社会与社会司法”为研讨主题,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探讨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战略举措。

  参加论坛的领导、专家近200人。论坛开幕式由中国法治战略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崔永东主持,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顾功耘致欢迎词。崔永东在论坛学术总结中指出,法治社会需要“国法”(国家制定法),也需要“活法”(社会规则);既需要“国家司法”(国家司法机关根据国家制定法进行的化解纠纷的活动),也需要“社会司法”(社会组织根据社会规则化解纠纷的活动)。因此,国家应当在法治战略层面给予国家司法与社会司法同等地位,通过重建社会组织、赋予社会组织以相应权力的方式,来发挥社会司法在调整社会秩序方面的积极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35年,我国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与会专家认为,相较于国家和政府的法治化,法治社会建设任务更加艰巨。法治社会在当下中国的重大意义,首先应当是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并不意味着没有矛盾纠纷,也不意味着国家要压制矛盾纠纷,而是说社会自身能够充分吸收和化解自身组织体的矛盾纠纷,实现社会发展与自我纠错的平衡。专家指出,在国家法治建设继续深入推进后,法治建设的任务应当在更为具体和微观的社会之中展开。

  与会专家认为,社会法治建设的边界是公权力需要保持一定的克制,留下“最后一公里”交给社会自身去处理,与其去替代社会自身去办社会司法,不如构建起尊重社会司法的国家司法环境。大家表示,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倒逼人类自身必须不断进步,我国的法治国家建设必须具有自身的创新勇气,以及贴近中国社会治理的务实风格。

  据了解,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法治战略研究中心是国内成立的首家明确以法治战略为智库问政方向的专业智库。自2016年9月正式运行以来,中心实现了智库成果和学术成果的双丰收。(光明网融媒记者靳昊)

第二届法治战略论坛聚焦“法治社会与社会司法”

    A+
发布日期:2018-04-27 12:2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