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法治社会·长江(国际)论坛”举行

摘 要

中国社会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网络社会治理...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明海英 高莹 通讯员许燕子 胡伟涛)6月23日,以“新时代社会治理法治理论与实践”为主题的第四届“法治社会·长江(国际)论坛”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举行。

  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组织保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邹进文、湖北省法学会常务副会长万学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校长曹诗权、中央政法委政法研究所所长胡增印、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鲍绍坤、中国行为法学会会长江必新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暨湖北法治发展战略研究院负责人徐汉明主持开幕式。

  邹进文在致辞中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战略目标,明确提出“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等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彰显了法治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治理和法治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为全面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提供了根本方向和行动指南。

  “十八大以来,无论在社会治理的顶层规划还是在具体实践中,党在社会治理中的领导地位得到了确立,可以说走过了一条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组织为重点,着力推进合作共治的道路。”江必新强调,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组织保障;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是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治理合作共治的基本模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四化”水平的目标。

  鲍绍坤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世界观和方法论,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形成了一套内容丰富、体系完整、逻辑严密、具有成熟哲学方法和鲜明实践面向的社会治理法治理论。这一全新的理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得到继续阐释和深化,成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随着移动互联网普及,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治理多元化、信息现代化的深入发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如何破解社会治理难题,对我们法学理论研究者、实践者提出了诸多新命题。”万学斌表示,理论界实务界的法学共同体,应当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着力强化法学、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政策服务的能力。以服务大局为己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着力提高研究水平。以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新要求新期待为取向,积极开展社会治理领域法治建设研究。以提高素质为目标,注重加强专门人才培养,搭建新型协同创新体,增强研究活力,为推进国家与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优质服务。

  理论界实务界学者共探新时代社会治理

  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国内外法律实务部门的20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

  国内外法学理论研究与实务界的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发表主旨演讲。其中来自国外的3名法律实务界专家分别从国际视野角度分析了社会治理法律模式、检察官行政体系以及国际合作的共同安全法律保障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深圳大学、湖北省政府法制办、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云南大学、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最高人民法院应用法学研究所等单位的30余名专家学者分别围绕“新时代社会治理法治理论”、“社会治理法学基础理论与实践”、“枫桥经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东方模式’”、“国家与地区社会治理法治比较”等议题,从理论分析、制度发展和路径建构等维度展开了全面、深入及富有建设性的研讨和争鸣。

  网络社会治理成为与会学者热议的焦点之一。徐汉明表示,网络社会治理的法治模式,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将网络社会治理要素、治理结构、治理程序、治理功能纳入法治范围及运行轨道的法治理论、制度与实践。梳理回顾我国网络社会治理法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历程,总结网络社会治理法治建设有益经验,反思现存立法、执法和司法困境,可以构建出规范完备、实施高效、监督严密、保障有力的中国特色网络社会治理法治制度体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网、办网、用网、护网,实现网络社会在法治轨道上健康有序运行发展,推进网络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此次论坛,部分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枫桥经验”的总结借鉴、基层适用以及创新和发展等方面对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模式发表了见解,丰富和发展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理念与内涵,对于如何继承和发扬“枫桥经验”,如何在我国社会治理法治化进程中构建科学的基层治理模式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据悉,论坛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育部社会治理法治建设创新团队、中国行为法学会、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基地主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治发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湖北法治发展战略研究院承办。

    A+
发布日期:2018-07-29 06:5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