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张兆旭进行深蹲测试时受伤,初步诊断为腰部急性挫伤引起旧伤复发,这又一次把CBA体测推上了风口浪尖。
去年此时,王哲林因为体测无缘赛季前五轮比赛;2016年,辽宁队李晓旭在体测中跟腱断裂。现在CBA体测改为每队只抽出两个人参加,而非全队一起参加,就是因此而来。但即使如此,CBA体测还是没有要暂停的迹象,取消更是无从谈起,至于原因,可能还要从2011年说起。
缘起“让混日子的人滚出CBA!”
2011年,时任篮管中心运管部部长的宫鲁鸣重启了CBA的体测。
之所以用“重启”二字,是因为早在1995-1996赛季,中国篮协就推出过CBA体测,内容就两项,3200米跑和折返跑,网络上现在还能找到一张姚明光着膀子在操场上跑圈的照片,就是为了应付当时的体测。
但这样的体测显然不够科学,1米8的后卫跑3200米当然轻松,姚明2米26的大个子跑起来困难不说,也容易受伤,所以这样的体测一直被各俱乐部批判,说“形式化”,最终这个版本的体测在2005年废止。
2011年的时候,正是中国篮球跌入谷底的开始,怎么办?体测就在这个时候应运而生了。
“其实篮协的初衷很简单,没那么复杂。”宫鲁鸣此前曾表示,“休赛期没了教练的监管,球员经常抽烟、喝酒、作息不规律,甚至打野球,导致体能下降。我们出台这个政策,也是想让球员在休赛期不要荒废。”
因为对球员爱之深、责之切,宫鲁鸣在接受采访时还说出过 “让混日子的人滚出CBA”的话。
历程无人公开反对,没通过者却常有
其实不止是篮协、专家,体测开始这么多年来,公开表示篮协体测标准定得太高的,一个也没有,说自己能通过体测的人倒有不少。
2016年的时候,山西队罗智和任骏威在集中测试时没有通过,时任山西队主教练的许晋哲就说:“我觉着这些项目对现役球员来讲,真的很轻松的,但是如果你排斥他的话,就不会有那么容易完成了。如果你不排斥它,愿意接受这个挑战的话,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昔年闵鹿蕾治下的北京队也是如此,因为老闵一直奉行大运动量训练,所以北京队每年的体测都是100%的通过率。但并不是所有队都像北京队一样,体测推出这么多年,年年都有没通过的球员,原因也不一而足。有的肯定是平时训练不到位,譬如折返跑、卧推这些,平时缺乏练习,那肯定是过不了的。有的则只能怪运气不佳了,比如去年王哲林在强度投篮测试环节中的“马失前蹄”。
频惹争议?短时间内绝不会取消
CBA体测已经走过了9个年头,每年体测其实都会有争论,支持和反对的声音都有。
支持者的理由很简单,体测中包含的三项(速度、投篮以及力量)基本内容,是球员技艺中最容易被量化的,也是最基础的,球员的技战术发挥,都建立在这三项基础上。当然,反对的人的也有很多,早先的时候,有俱乐部认为体测劳民伤财,部分媒体和圈内人士认为测试项目不够科学,流于形式等等。
应该说,CBA体测的标准近几年一直变化不大,偶有微调,但取消是绝对不可能的。
负责体测的一名工作人员曾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队员找到了我,电话一接通都快哭出来了,说自己折返跑拼了命还是差2秒左右,能不能记录成绩的时候写我跑的快一点。我一年也就挣不到10万,我给您一万行么……”
升级改革?官方:下赛季改头换面
虽然体测不会取消,但体测改革的脚步却已刻不容缓。CBA联盟在官方声明中表示:“CBA联盟将积极与中国篮协、各俱乐部、保险机构以及其他相关专业部门进行深入沟通、调研,就下赛季体能测试的科学性、针对性做更加细致的研究,特别是基于球员年龄、场上位置、具体项目选项设置等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安排,尽快形成新的体测方案,在下赛季体能测试中执行。”
声明之外,也有两点值得反思。第一,该改革的不仅有体测项目的设置,体测现场相关配套设施,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培训也该进行完善与升级。第二,别等每一次悲剧发生,尝到切实的疼痛后才想起来去改革与解决。
你敢试试这些项目吗?“夺命17折”累到吸氧
从测试内容上看,CBA体测一共分为四项:专项速度耐力测试也就是传说中的“夺命17折”、两分钟强度投篮、负重深蹲和负重卧推。
四个项目都有评分标准,个人四项测试综合得分不低于400分(满分600分)。
在此要重点说说两个项目:“夺命17折”和两分钟强度投篮。
所有CBA球员听到“夺命17折”都会闻风丧胆。很多球员跑完,都直接累瘫甚至需要吸氧了。其内容是,15米的折返跑17次,跑四组,每组间歇只有两分钟,取平均时间作为最终成绩。
身高1米94以下的1分2秒通过,身高1米95~2米的04:1分4秒通过,身高205以上的1分6秒通过;曾有无数球员都倒在了这一项上。
还有一项是两分钟强度投篮,要求球员在两分钟内,外线球员出手24次以上、内线球员出手30次以上。
■新闻下一站
洋帅:巅峰时期的科比来了也得“挂科”
某年体测中,强度投篮第一天就闹了笑话,很多著名射手都无法通过,因为篮协的要求不仅仅是两分钟内命中15个球,而且要求每一次出手外线球员要平均5秒内,内线球员要平均4秒内。如果球员上来就15投15中,哪怕在两分钟内完成,也不合格,因为出手次数不达标。据说,某位洋帅看到刘炜在三分线外21投15中后无法达标而感到疑惑,当他得知繁琐的要求后一捂脑袋,“这就是巅峰时期的科比来了也很难通过啊!”因为刘炜的出手次数达不到24次。有些球员总结说,最好的办法就是投中14个之后,快速地乱扔几个,达到24个之后,再命中第15次,这样就可以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