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艳兵]晓康驿站的新余探索与实践

摘 要

[简艳兵]晓康驿站的新余探索与实践--新余新闻网...

晓康驿站的新余探索与实践

市扶贫办 简艳兵

“坐等扶贫干部主动上门,指望政府送政策送小康”“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长期以来,部分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让扶贫工作一度陷入迟滞与被动。

扶贫先扶志,脱贫先脱懒。我市找准扶贫扶志这个关键,以“晓康驿站”建设为载体,以“推动感恩教育,涵养乡风文明”为抓手,就此作了有益探索和大胆尝试。

实践证明,试点推进“晓康驿站”建设,让每一个贫困群众都能激发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自觉自愿接受感恩教育,对更快更好地打赢脱贫攻坚战,极大提升精准脱贫质量与水平,凝聚乡村发展正能量,开启新的基层组织服务方式,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主要经验与做法

确定帮扶对象:建档立卡贫困户、边缘户(不符合建档立卡条件的农村低保户、特困供养对象、残疾人户)。

因户设置分值:分值设置突出效果导向,让设置的分值能够充分调动贫困户积极性。对特定人员量身定制分值和标准。同步设置一些反向扣分内容,约束贫困户的不良行为,并在感恩教育会上适时通报一些反面典型。

严格评分考核:采用积分制,广大群众通过生产劳动,积极就业创业,搞好环境卫生、反对封建迷信、孝亲敬老、抓好子女教育、创建和睦邻里、乐于助人等评分累计,每一积分可在村“晓康驿站”兑换价值1元的生活物品等;每月底,由村评分小组按照《评分标准》为帮扶对象评分,并为每个帮扶对象建立积分档案;

积分可兑换:帮扶对象可用积分在村“晓康驿站”兑换所需物品,物品主要包括生产、生活、学习等日常用品,也可设置微心愿,用积分兑换贫困户的心仪物品,帮助贫困户推销农产品,与晓康诊所对接领取药品等。对象之间的积分可相互捐赠,也可累积。

确保资金来源:所需资金分别来自村扶贫产业收益、帮扶单位资金或物品,帮扶干部资金物品,以及党员、企业、商会、乡贤等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的资金或物品等。

严格流程管理:由村党组织和驻村工作队共同负责驿站运行管理;村委会确定村书记、第一书记或驻村工作队员、村扶贫专干组成评分小组,确定一名老党员、一名村小组组长或村民代表,一名村民监督委员会成员为监督小组;每月一评,所得分值在感恩教育座谈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上通报并在村委会公示;所有物资一律登记入帐,定期公示,严格财务和物品管理,严禁私分、挪用。

严格评定标准:分别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五大方面量化考核分值。

实际成效

“晓康驿站”实际运行下来不到一年,成效是明显而充分的。具体体现在:

科学管理让“晓康驿站”建设更可持续。以往各地帮扶干部可能是带着任务,匆匆下到各自负责的一线走访慰问完任务。现在,我们把各方资金与物品集体统一起来,在村一级的活动场所或党群服务中心,统一挂牌增设“晓康驿站”。统一组织管理,确保每一笔捐赠有出处、有去处,确保让每一位捐赠者捐得放心、舒心,确保“晓康驿站”建设管理有保障可持续。

截至目前,全市共组织筹集各类走访慰问和爱心捐赠资金1400余万元,为“晓康驿站”的物品供给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保证运营供兑平衡。

积分兑换让贫困户内生动力空前激活。每月的评分结束后,我们一般按“一分一元钱”标准,帮扶对象到“晓康驿站”兑换所需生活用品。贫困户也可自愿将积分累积、储存,贫困户所得积分不够兑换所需物品时,可用微心愿等形式将所需物品名称写下,然后通过积分储蓄或获积分捐赠等形式实现兑换目标。同时,我们还允许贫困户通过村里的晓康诊所兑换药品,甚至城乡公交车的车票等。

因户精准让脱贫帮扶更有针对性。实际帮扶下来我们发现,有些贫困户可能创业意愿不是很强,而有些则是不注重家庭及环境卫生,或在邻里和睦家庭美德方面做得不够好。对此我们因户施策,要求帮扶干部在积分考核权重方面有所侧重,机动灵活加以倾斜,出台红黑榜,实行正向红榜激励为主,如设立创业之星、卫生之星评比加分;反向黑榜扣分约束为辅,形成常态化激励机制。 

感恩教育让贫困户满意度获得感大增。人性化的“晓康驿站”建设运行,差异化的积分权重考核,让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得到了充分调动、激发与释放,也让感恩教育有了实实在在的平台与抓手、载体与方向。每月组织打分,公平公正公开,张榜接受阳光监督,让贫困户参与,与感恩教育、乡风文明有机结合起来,可逐步完成融合与过渡,即今年是贫困户,通过“晓康驿站”积分兑换的努力,到明年初争取纳入贫困边缘户,再推行到把所有农户纳进去,从而逐步融合到乡风文明行列里去。

几点启示

“晓康驿站”是服务基层脱贫攻坚的有效载体。将晓康驿站融入“共产党员示范市”创建活动中,有效与党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颐养之家、晓康诊所等平台结合互动,使晓康驿站成为党建的好载体,涌现了一大批自愿服务群众、愿意服务群众的党员典型。

“晓康驿站”是激活贫困户内生动力的有力抓手。晓康驿站变“钱物送上门”为“努力挣积分”,通过每月召开大会公开、面对面反馈得分情况,利用物质和精神激励让贫困群众从实干中得到实惠,形成了自食其力受奖、萎靡懒惰受损的比学赶超良好氛围。

“晓康驿站”是推动感恩教育涵养乡风文明的有效途径。“晓康驿站”采用设点授课形式,让开展扶贫政策宣传、感恩教育等活动有了好场所,为脱贫攻坚提供强大的道德力量和精神滋养。

    A+
发布日期:2020-01-23 20: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