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数十位女城管参与道路执勤。图为杨宇(右)在排查出入车辆。
厦门网讯 (海西晨报记者 陈晓青 通讯员 朱仁智 赖绍云)查处售卖活禽活畜、野生动物行为;为流动摊贩登记体温、宣传防护知识;专人跟踪200余名队员返厦情况及身体状态,设置8个中队体温监测点、15个口罩回收专用箱,严密内外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当众人以“宅家”为本职时,在沈海高速翔安出口、下沙溪、莲河3个进厦主要路口驻点检测站,总能看到翔安区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员、志愿者的身影,他们在战“疫”一线不言退缩、顽强坚守,只为密织守护群众平安网。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发生以来,翔安城管人坚决贯彻中央、省、市相关精神,积极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城管局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深入一线,党员干部先锋带头、统一行动,克服了工作强度大、压力大、物资紧缺等不利条件,坚守岗位、履职尽责,将疫情阻击在第一防线上,同时为企业复工复产保驾护航。他们中,有干了十多年的老城管、老党员董许华,还有刚转业两年左右的年轻干部张帆,还有新手妈妈杨宇……防控疫情期间,翔安城管人更像是一个责任共同体,他们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扛得住、过得硬,全面推进疫情防控任务落实、落细、落到位。
在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翔安区城市管理局服从指挥,奋战一线。1月23日以来,翔安区城市管理局党员参加志愿服务513人次,其他人员参加志愿服务2359人次。在这些数字的背后,凝聚着每一位翔安城管人的努力。
率先垂范当先锋
靠前指挥战“疫”
张进民是新圩执法中队负责人,今年春节从新闻媒体上得知疫情相关情况后,他果断放弃回江西老家与家人团聚,坐镇中队,与没回家过年和提前结束休假的队友们奋战一线,冲锋在前。
在接到高速路口执勤保障任务的通知后,张进民深知该任务接触的人员多,时刻都有被感染的危险,于是主动把自己排在第一班,化解队员们的担忧。
“我们中队的老党员陈培成同志满头白发、临近退休,在疫情面前依然果断站出来。大家没有因为天气寒冷而简化检查程序,对值守点严格管控,确保疫情防控万无一失,用责任和担当为人民群众健康筑牢安全防线。”张进民回忆,有时排查时过了饭点,他们就顶着寒风吃盒饭,用矿泉水配饭,吃完继续战斗。
“我先去!”这样一句朴素的话、真诚的行动,感染着翔安区各个执法中队的党员和队员。除了张进民,新店中队负责人李茂君、机动三中队负责人赖绍云、机动一中队负责人徐誉强、机动二中队负责人肖向朋……他们率先垂范当先锋,靠前指挥战“疫”。
巾帼不让须眉
彰显女城管担当
在翔安高速出入口处,有一群女城管日夜坚守在抗“疫”一线。她们的声音温柔坚定,手持体温枪,冒着寒风,戴着眼镜和口罩,逐车逐人登记,不漏一车,不漏一人。你或许看不清她们的脸,但知道她们都是为了守护你我的平安。
杨宇是机动三中队的一名普通干部。自全市启动疫情排查防控工作后,她毫不犹豫放下刚满一岁的儿子,带领四名队员到莲河检测点对过往车辆进行检查。得知一位同事因为家中有事不能按时值班后,她毫不犹豫地选择替同事值班。
像杨宇一样,邬艳红、李红波、谢小霞、郑惠真、陈秋菊……数十位女城管主动请缨,志愿加入高速执勤。在疫情面前,她们不怕风吹日晒,不管白天黑夜,不矫情不退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城管担当。
组建摸排小队
助力复工复产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积极向好,翔安区的复工企业逐渐增多。为了助力企业复工复产顺利进行,翔安区城市管理局迅速靠前服务,组建了10人的摸排小队,协助内厝赵岗社区对复工企业、项目工地人员进行摸排,做好复工前后的防控工作。
疫情防控初期,翔安区城市管理局则在履行本职工作的同时,结合党员“双报到”活动,党员率先垂范,积极助力社区的联防联控。期间,翔安区城市管理局共抽调7名干部派驻镇街,派出13名队员志愿保障新店镇新兴、浦西、洪琳湖及内厝赵岗等9个社区,累计72名党员直接参与社区一线的防控工作。
以结对共建的舫星社区、西炉社区为重点,翔安区城市管理局共有104人次到这两个社区进行党员“双报到”,捐赠口罩200个,特别是在风险最大的舫星社区,抽调了3名干部常驻,同时每天安排4名党员协助社区开展防控工作。“不叫苦、不怕累”,成为了社区对翔安城管人的共同印象。
创新工作模式
全力筑牢防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如何在较短时间内整合力量、全力抗击疫情,这是很大的挑战;在疫情形势趋缓后,如何统筹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有序进行,这也是不小的挑战。为此,翔安区城市管理局创新探索,形成了“54321”工作模式。
“5个分组”
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召开局党总支委(扩大)会,设置了督导组、进厦路口检测组、流动摊贩检测组、保障组和疫情防控组5个小组,组建8支“防控疫情党员先锋队”。
“4项任务”
明确巡查防控、值班备勤、内部防护、人员召回等4项重点任务,每天出动不少于200人次巡查市场及周边,查处售卖活禽活畜、野生动物行为,为流动摊贩登记体温、宣传防护知识;专人跟踪200余名队员返厦情况及身体状态,设置8个中队体温监测点、15个口罩回收专用箱,严密内外防控。
“兵分三路”
36名队员在沈海高速翔安出口、下沙溪、莲河3个进厦主要路口驻点检测,进行“两班倒”作业,筑牢入厦战“疫”第一道“屏障”。
“两个靠前”
做到领导靠前、党员靠前,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处级领导每天率队一线巡查人员履职及自身防护情况,现场解决防控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党员干部带头担当,战“疫”期间,126名干部职工提前结束休假返岗,增加值班24班次13人次,党员干部自筹口罩、消毒液等物资400余份用于日常执勤,共同克服防疫物资紧张的困难。
“1条提醒”
结合“爱心厦门”活动,关注“爱心结对”困难户健康,每周电话叮嘱、了解情况,结合防控形势及时开展全方位帮助。每天为执法队员、帮扶对象发送1条温馨短信,累计发送5000余条。面向全区发送10万余条短信,进一步提升疫情防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