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天晚上發布信息,今天上午九點截團,下午兩點多我們就拿到牛奶了,太速度啦!”3月14日下午,武漢市武昌區水果湖街北環路社區為老年人團購到的246箱牛奶分發到位,令居民們開心的是,這批牛奶還享受了折扣優惠。團購效率高且物美價廉,這得益於“團長”廖隴飛在背后的努力。
廖隴飛在中百超市拖運牛奶 攝影:鐘麗芳
廖隴飛與志願者一起為居民送貨 攝影:鐘麗芳
考慮到社區獨居、孤寡老人多,為加強居民的營養保障,居住在北環路社區的湖北省生態環境廳黨員干部廖隴飛積極協助社區與商超溝通,為居民們團購到了246箱牛奶。超市拖運車一次裝不完,他主動將自己的私家車派上用場,及時將牛奶物資運送到已提前分設好的五個取貨點。“每個取貨點都有志願者值守分發,在團購群裡叫號通知居民錯峰領取。”廖隴飛介紹,從超市發貨、裝車到在社區取貨點卸貨、點數、分裝,僅用兩個小時就將246箱牛奶全部發放到位。
2月8日,廖隴飛主動到社區報到,配合社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小區封閉管理以來,居民對生活物資的需求量大,廖隴飛總在琢磨如何高效保障居民生活。他積極與社區黨委協商探討,2月19日率先在第五網格試點組建了一支9人的志願者團隊,建立起團購保障模式,並完善了“社區—團長(網格員)—樓棟長—居民”的聯動網絡,採取“核驗貨源—發布信息—匯總需求—核對信息—收取費用—集中支付—逐棟分發”的分級團購模式,及時解決社區居民需求告急的問題。
在團購過程中,社區作為團購信息源頭,主要負責把控源頭質量﹔在團隊工作中,樓棟長負責信息收集和意見反饋,志願者做好服務保障,網格員和團長負責售后服務。層級有序,分工明確,行動高效,逐步形成了上下聯動、覆蓋全面的團購網絡。在組織團購的同時,廖隴飛提倡充分發揮群眾自主能力,同步開展線上選購和定制化團購,逐步實現網格內孤寡獨居人群、生活自理困難人群、重疾重病等人群生活保障的全覆蓋和居民個性化需求的雙保障。
社區內老年人使用手機軟件不是很熟悉,第五網格員王琳琳創新工作方法,在分樓棟成立樓棟微信群的基礎上,主動和老人家屬建立聯系,並將其拉入微信群中,每次團購時由老人家屬或者樓棟長幫忙下單,再由志願者運送物資上門,達到了精准保障的目的。第五網格的黨員同志陳雅潔作為團購信息員,包辦了該網格團購信息發布、匯總歸類等一系列數據信息統計工作。“她基本每次團購都要忙到深夜,還要同步參與每次物資分發工作。”廖隴飛說。
在廖隴飛的帶動下,“團購保障模式”在第五網格實現了全覆蓋,400余戶現住人口由廖隴飛負責的志願者團隊提供物資採買分發一條龍服務。
廖隴飛在點位清點、分發物資 攝影:鐘麗芳
有了經驗以后,“模式”也迅速在其他網格得到擴展,44名黨員志願者積極作為,主動擔任樓棟長、網格長,負責所在網格的物資採購數據統計工作,確保團購信息准確無誤、服務能力精准有力。為了增強“戰斗力”,各網格分別形成了專門的網格志願者團隊,截至目前共有50余名黨員志願者參與其中配合“作戰”,主要負責裝卸貨物、運輸物資、送貨上門和互幫互助等義務工作。北環路社區約4600戶,廖隴飛團隊覆蓋服務范圍達千余戶,幾近佔社區居民總戶數的四分之一,切實分擔了社區保供壓力。
“工作有法,協作有方,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團結協作十分必要。”廖隴飛介紹,不久前組織的一次團購中,居民團菜品種80多樣,共團了249單,金額達四萬余元,面對這個“大單”,黨員干部們迎難而上,各網格積極配合,僅用一天時間完成了採買分發任務。“物資團購時,要貨比三家,在保障源頭商品質量的同時,選擇品質更優、價格更惠的商家作為服務供貨商,真正讓居民得到服務、得到保障、得到實惠。”廖隴飛說。
除了全程參與負責每次團購的組織籌劃、任務分工、物資採購和售后服務工作,廖隴飛還主動承擔社區點位凌晨值守任務,凌晨3點至6點,他堅守在小區門崗,守護著一方平安。作為一名從軍十五載、轉業一年多的軍轉干部,在疫情面前,他毅然穿上了志願者的紅馬甲,用行動回應居民,配合社區解決居民身邊的一個個服務保障問題。(袁宇杰)
(責編:張雋、關喜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