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曲靖: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麒麟探索

摘 要

云南曲靖: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麒麟探索...

  “曲靖,一座温暖人的城市。”这是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品牌。温暖,这个朴实而有力的词语,诠释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民服务的用意。从2018年底启动建设以来,麒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一步步探索中,不断聚焦群众需求,有效整合资源,丰富实践载体,通过听得懂的话语、接地气的活动、暖人心的服务,温暖越来越多的人。

  宣讲接地气,理论政策变身“家乡话”

  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麒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首要任务。宣讲志愿服务队有党校的专业理论老师、全区各级党员干部和百姓宣讲员等上千人。全区成立的150余所新思想大讲堂,2019年开展理论宣讲1840期。把看起来“高大上”的理论变成群众听得懂、想得通、记得住、联系得到自己生活的“家乡话”,这是麒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传思想,送理论”过程中努力实现的宣讲效果。“一定要自己先懂,必须要学懂弄通,才能保证把总书记的思想讲准确、讲清楚。”沿江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一名宣讲员说。百姓宣讲员也是宣讲新思想的重要力量。83岁的严和春是建宁街道的一名老党员,他自发成立了“和春爱心驿站”,向社区老年人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020年初,因为疫情突发,新思想大讲堂宣讲活动暂停。在疫情形势严峻、无法开展集中活动的情况下,如何把党的声音传播出去,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教育、宣传群众的作用呢?文明实践志愿者们穿上红马甲,戴上口罩,走上街头,把党的政策送到了群众家中。“微党课”“田间课”“板凳课”一直是新时代文明实践队伍传播党的思想和方针政策的重要方式,2019年,这样的“微课堂”开展了825期,在疫情防控中,“微课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服务暖人心,凝聚志愿行动的群众力量

  志愿服务队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中坚力量。“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这次疫情防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发挥了重要作用,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我们红马甲的身影。”太和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一名志愿者这样说。太和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在疫情防控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号召辖区党员志愿者加入,得到了广泛响应。

  “特殊时期,真正感受到文明实践凝聚起来的力量。”针对疫情防控,各地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按照服务类别纷纷设立防疫服务小分队,建宁街道“帮买帮送”志愿服务摩托小分队,沿江街道退休老党员“红色哨兵队”志愿服务小分队、珠街街道大学生志愿服务队、白石江街道“啄木鸟志愿服务巡逻队”、文华街道“青年志愿者突击队”……体温测量、生活用品代买、特殊群体回访和心理安抚、环境消杀……志愿者纷纷变成“多面手”,哪里需要,就奔向哪里。

  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是文明实践的一个集中缩影。“特殊时期,志愿活动肯定以防疫为主,其实实践站的志愿活动一直都是常态开展的。”“公益义诊”“便民服务”“爱心敲门行动”“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文明交通劝导”……在2019年,这些文明实践志愿活动从未间断。“次数记不清了,就是每周都会有活动。”益宁街道金江社区的志愿者胡瑞芳说。

  “看到他们为了我们的安全奔走,一周都没有休息时间,还要冒着接触很多人的风险,真挺感动的。”金江社区居民刘芬说。群众的肯定是对文明实践最大的支持,也是充实文明实践力量的强大保障。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立,麒麟区组建了区级总队、镇(街道)大队、村(社区)中队的三级志愿服务体系,网上招募志愿者20.1万,成为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坚实力量。

  文化惠民生,搭建群众喜爱的百姓舞台

  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让群众在多姿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这也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任务。

  作为麒麟区的文化品牌活动,“欢乐珠江源”文化广场演出已经开展十余年。2019年,麒麟区把“欢乐珠江源”项目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传文化,送精品”精品文化活动之一,为“欢乐珠江源”注入了更强的活力。同时,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化广场,围绕“唱响主旋律·奋进新时代”“我们的节日·端午”、“七一”献礼党的生日、“我和我的祖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主题,按照每周五开展一场文艺演出、周六播放一场公益电影,持续开展演出34场次,电影放映31场次。

  文化广场活动每次都能吸引百余群众驻足观看,或悠扬顿挫的歌声、或精美曼妙的舞姿、或趣味横生的小品……精彩的节目在愉悦身心的同时,也把正能量传播给了群众。2019年10月的《曲靖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宣传专场演出、11月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专场演出中,不仅有脍炙人口的歌曲、欢快喜庆的舞蹈、寓教于乐的小品,还在演出中增加了《条例》和创文知识有奖问答环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成为最热门的抢答题,有奖问答即产生了良好的互动效果,也加深了群众对相关知识的印象。

  民间演出队伍是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重要力量,文化大户、民间文艺演出队的积极参与使演出内容更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内容把握上,麒麟区把文化活动和脱贫攻坚、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紧密结合,突出思想引领和精神带动,在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新时代的同时,也展示了麒麟新形象,歌颂了社会新风。

  除了中心活动,各文明实践阵地也结合阵地特点,开设各类文化服务项目,文艺汇演、书法、绘画、健身……到文明实践阵地看演出、参加活动,成为越来越多市民闲暇生活的又一选择。

  革除陋习俗,文明新风吹遍麒麟大地

  “请您等一下,绿灯亮了再过马路”。这是志愿者小吴在文明交通劝导之初,最常说的一句话。“现在很少有闯红灯的了,这两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又颁布了《曲靖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市民素质正在不断提升。”文明行为明显改善的不仅是闯红灯,像车内抛物、乱停乱放、乱丢垃圾等不文明行为都在减少。

  2019年11月1日,《曲靖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什么要为,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条例》的颁布明确了法律的界限,为市民提供了行为准绳。但是如何让群众知道、了解、熟识《条例》的内容呢?针对《条例》的宣传、宣讲活动在各新时代文明阵地陆续开展,目前,各镇街道开展宣传500余场次,印发相关宣传资料15万份,常态化的宣传使《条例》被越来越多的市民熟知。把先进人物推荐宣传出来,形成人人学习先进、争做先进的良好氛围,也是麒麟区树文明新风的重要举措之一。

  麒麟区2019年积极开展道德模范、文明家庭、身边好人、新时代好少年等先进典型推荐活动,评选出道德模范及提名奖12名,新时代好少年30名,最美家庭20户,文明家庭9户,十星级文明户13436户。2019年6月,第五届麒麟区道德模范事迹巡讲活动在实践中心新思想大讲堂启动,并陆续在区公安分局、北关小学、太和街道等单位巡讲8场,干部职工、群众和学生3000余人观看。2020年1月,第五届麒麟区道德模范、第三届麒麟区文明家庭、麒麟区2019年新时代好少年颁奖典礼在实践中心新思想大讲堂举行。“感觉做个好人真好,很感动,我身边好几个人都哭了。”现场一名观众说。在各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辣操东山人”“最美珠街人”“辣操媳妇”等等形式多样的评选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开展着。

  家园共治理,实践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现在经常能看到志愿者来村子里打扫卫生,这两年村里的环境好太多了。”越州竹园村委会的一名村民说。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是新时代文明实践常态化活动之一,特别是在农村和城中村,环境“脏乱差”的老大难问题得到了有效整治。“看着你们来打扫卫生,我们也不好意思闲着。”这是志愿者最常听到村民说的话。越州镇竹园村的村民感受到了文明实践带来的益处,镇(街道)提出把文明实践阵地建在生产基地红葱基地的想法一提出就得到了响应。

  把文明实践阵地建在生产线上,将文明实践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结合,通过开展理论政策讲解、“自强、诚信、感恩”脱贫攻坚教育、生产生活技能培训等活动,实现群众精神文明需求与提升生活品质双丰收,这是将文明实践建在生产线上的重要目的。“当前防疫形势严峻,环境消毒任务量非常大,我带来了公司平时喷洒农药的无人机,用来喷洒消毒液一定能事半功倍。”珠街街道涌泉村何会祥、何开云两位乡贤带着一架无人机来到涌泉村委会,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珠街街道涌泉村委会乡贤会成立于2019年10月,乡贤会下设决策咨询智囊团、慈善公益志愿团、矛盾纠纷调解团、村级工作监督团、乡风文明促进团、乡村振兴导师团6个团队,各团队特有特长,职责明确,在乡村治理中发挥了献计献策的重要作用。

  目前,在麒麟区东山镇、越州镇、三宝街道等多家镇(街道)都组建了这样的乡贤、社贤组织。在纳入村(社区)统一管理的同时,也成为各村(社区)文明实践站的重要力量,在乡村振兴、社会治理中发挥了作用。只争朝夕,不负韶华。麒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日新月异的祖国同步,唯有努力向前奔跑,才能不负伟大的时代,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2020年,麒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围绕区委区政府重要任务,及时制定全年工作指导思想和活动计划,将文明实践融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社会治理、全国文明创建等重点工作,打造了“学习思想·群心向党”“爱在麒麟·温暖前行”“美丽麒麟·乡村振兴”“文明新风·你我同行”“传播文化·文润万家”“全民科普·科学法治”六项活动品牌,同时,进一步深化志愿服务队伍专业化、服务精准化,脚踏实地服务群众,一心一意推动发展,着力打造成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前沿阵地。

    A+
发布日期:2020-04-10 09:4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