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程文雯
4月29日,成都“揭秘两拆一增中的城市美学”市民开放日主题活动举行,成都市人大、政协代表和市民代表一起走进一处处公园绿地,体会身边的城市美学。
什么是“两拆一增”?武侯区的七道堰街、高新区天府一街口的“勤勉园”,青羊区的金沙滨河公园、金牛区的金卉路小游园……其实,这些市民经常游玩的这些小游园、微绿地就是答案。
拆除公共区域的违法建筑,拆除有碍空间开放的围墙,增加公共开敞空间。积极开展“两拆一增”工作,是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城市有机更新的有效途径。据悉,2018年、2019年成都全市累计完成3096个点位整治工作,拆除公共区域违建165万余平方米,围墙47万余米,植绿增绿973万余平方米。2020年,成都“两拆一增”工作将围绕“重点区域规划目标点位、大运会场馆及赛事沿线区域、铁路沿线及周边区域、已征待建地块及周边区域”等板块,着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品质品位。目前,已锁定基本目标点位1020个,完成174个点位整治,正在实施402个点位整治。
代表们参观了哪些点位?跟记者一起去看看吧,说不定就在你家门口哦。
武侯区七道堰街
武侯区七道堰街改造前
武侯区七道堰街改造后
小桥流水人家,古诗里的美好意象,在武侯区七道堰街有个现实版。
武侯区“两拆一增”成线连片整治区起于七道堰街成都市园林局苗圃基地,止于大石南路与菊乐路交汇处,全程约700米。这块区域内,多数小区院落修建于上世纪80、90年代,周边基础设施缺失陈旧,绿化破败残缺,缺少公共活动空间。
不过现在,这里已经大变样。武侯区双楠街道以“乐活双楠”为主题,启动成都市最美街道打造工作,完善七道堰沿线的绿植和便民设施,增设花卉小景、座椅和花箱,让周边居民群众纷纷竖起大拇指,七道堰街由一条破败残缺的老街,华丽转身为2019年上半年成都市“最美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