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中探索农村“六权治本”

摘 要

职权划分清楚了,办事流程规范了,村干部知道怎么干了,也不会盲目干了;老百姓明白找谁办了,也就理解配合办了!这是近日记者在山西省晋中市农村采访“六权治本...

    职权划分清楚了,办事流程规范了,村干部知道怎么干了,也不会盲目干了;老百姓明白找谁办了,也就理解配合办了!这是近日记者在山西省晋中市农村采访“六权治本”时听到最多的声音。

    面对系统性塌方式腐败暴露出来的问题,以省委书记王儒林为班长的新一届山西省委提出了依法确定权力、科学配置权力、制度约束权力、阳光行使权力、合力监督权力、严惩滥用权力的“六权治本”新举措,探索“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新机制。

    乡村治则百姓安。去年以来,晋中市委、市政府、市委政法委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本着干部易操作,农民看得懂的原则,打造出了以“三化三类三十条”为特色的晋中农村“六权治本”新范式,使村干部手中的权力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明确权责人人手中都有了“清单”

    “今年开春,有个村民来找我,说想再包点地盖大棚种植双孢菇。”和顺县横岭镇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利红这样对记者说道。

    近年来,石拐村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大量在外务工村民回村创业。但随之带来的就是很多村民找他要承包村里的荒地扩大经营规模。

    “地少人多,就要讲究个公平,这要放在以前,不仅费口舌,而且村民还不满意,说我拿着地不给批,”张利红告诉记者,“现在好了,无论谁找我,我都拿这本《农村基层权力指导目录》回答。”

    带着“尚方宝剑”,张红利找到了这个村民,“你看,批地的权力不在我这里,有着一套程序——机动地要承包到户必须成立工作小组,制定承包方案,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报乡镇审批核准,后公示7天,而后才能签订合同最后报乡镇农经站备案。里面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不过你放心,过几天村里要开会专门讨论这个事儿,到时候会通知你。”听到如此回复,包地村民表示理解。

    “六权治本”首先要依法确权。

    为此,晋中组织专业人士将过去散落在中央、省、市各类文件中的成百上千条农村管理制度进行集中梳理,并征求村干部及村代表意见,本着聚焦重点、删繁就简的原则,把干部村民普遍关心的农村重大决策、重大活动、重大项目、“三资”管理、工程建设、宅基地审批、土地征收、保障救助等农村基层权力,划分为重大决策类、村务管理类、便民服务类3类30条,使农村职权实现清单化管理、流程化运行、制度化公开。

    而在具体实践中,晋中市还赋予基层一定自主权,比如一些城中村涉及保障房审批,而一些山区村则有林区管理,这就需要各村根据自身实际在30条职权基础上加减,而后向乡镇报备。

    在《农村基层权力指导目录》中,记者看到,30条职权已经实现流程全部图表化,每个事项要经过什么流程,找谁来办,一目了然,流程图中还将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都进行了标注。

    “监管流程图让我们明白了事儿应该怎么办,不能‘任性’用权,标准风险点就等于告诉我们村干部,可能陷进去的坑儿在哪里,走的时候要绕开。”张红利说道。

    阳光运行让暗箱操作无处遁形

    由于涉及农民切身利益,低保一直是引发农村矛盾纠纷的一大领域。两家条件差不多,一家吃着低保,另一家却吃不上,围绕这个问题产生的猜疑纠结是产生矛盾纠纷的重要原因。

    A+
发布日期:2016-05-17 21:4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