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下午两点半,开阳县双流镇中心卫生院慢性病门诊里,杨海波医生为武春元边量血压边嘱托:“血压已经稳定了,开的药要继续吃,中西医结合降压的效果才好。”
自从上月中旬跟杨海波签了慢性病全程健康管理服务协议,这已经是武春元第三次来卫生院量血压了。每次看到血压逐步稳定,他对于签约治疗也越来越有信心。
今年,开阳县被列为全国六个慢性病全程健康管理项目试点县之一,工作中,该县以“三位一体”医疗服务模式为载体,以签约服务为纽带,探索建立了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全程健康管理服务新模式。
作为首批签约治疗的患者之一,武春元交了110元,仅占全部治疗费用的10%。其他治疗费用新农合承担80%的补偿比例,公共卫生承担10%补偿比例。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武春元都将接受免费治疗。
“四五年前就查出来高血压,可我一直没当回事。直到前两年,身体实在受不了才开始吃药,基本上只吃地平片,一盒能吃一个月,一年算下来至少得要336元。”武春元说。
其实,武春元的情况在农村并非个例。杨海波进一步解释,由于高血压、糖尿病前期没有明显症状,一般不会引起村民的重视。严重时,村民又会出现乱用药、乱停药现象。这样不仅治疗效果不好,而且容易产生耐药性,引起并发症。
开阳县在五个乡镇试点的慢性病患者全程健康管理项目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的病人可根据病情程度,选择与县级医院专家、乡镇卫生院医生或者村医签订高、中、初三种级别的服务协议,患者自费10%,按协议享受融合预防、治疗和医保为一体的全面健康管理。
目前,杨海波所在的双流镇共签约124人,其中初级服务21人,中级服务103人。全县共签约800余人,也以中级服务居多。
在签约服务的过程中,受益的不仅是能在家门口就能看上病的农村患者,广大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医生同样也受益匪浅。
“最近这几天,县级专家要来卫生院与5名病情较重的患者签约。这是难得的学习机会。在这之前,开阳县在两个乡镇推行‘三位一体’医疗服务模式中,我们就跟专家学习到心衰竭用药等高水平的处理方法。现在,慢性病全程管理的试点已扩大到五个乡镇,将会有更多的基层医生学习到治疗多种并发症的宝贵经验。”好学的杨海波已迫不及待地想再次好好向专家请教一番。
“在农村,由于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显得尤为棘手。”开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主任车代铭说,前期,我们已通过建立基层医疗卫生人才补助机制、创新乡村医生聘用管理模式等方式,不断强化基层医疗基础。接下来,开阳县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中还将继续优化医疗资源配置,让农村患者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不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贺安康 本报记者 李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