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苏州河论坛”举办普陀区探索完善社区协商议事机制

摘 要

人民网上海8月27日电(记者姜泓冰)普陀区政协与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8月25日联合举办2016“苏州河论坛”。论坛以“完善社区协商议事机制,推进普陀‘同心...

人民网上海8月27日电 (记者姜泓冰)普陀区政协与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8月25日联合举办2016“苏州河论坛”。论坛以“完善社区协商议事机制,推进普陀‘同心家园’建设”为主题,为普陀区创新社会治理建言献策,营造氛围。

普陀区今年围绕贯彻落实市委创新社会治理“1+6”文件精神全面推进“同心家园”建设,积极引导各方力量参与社区建设,提升自治共治能力和水平,解决居民急难愁问题,提高居民文明素养,形成基层社会治理的良性运行机制,提升居民满意度和获得感。

普陀区政协积极发挥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今年围绕着“同心家园”建设主题开展了重点课题调研,在各街道镇、相关部门及部分社区发放调查问卷900多份,召开多场座谈会,形成课题报告。课题报告梳理了社区协商的平台和主体,提出了社区年度协商计划制定流程、共治与自治协商程序与步骤,并对进一步健全社区协商议事机制提出了建议。

论坛上,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杨雄、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党委书记文军、复旦大学当代研究中心主任刘建军、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主任马西恒、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何雪松和普陀区政协委员、上海大学教授顾骏等学者,就“完善社区协商议事机制”主题,作了精彩的观点交流,并与政协委员、与会嘉宾进行了现场互动。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方惠萍、市政协区县政协联络指导组组长顾国林、普陀区委书记施小琳、区长周敏浩等领导,以及普陀区政协委员、区内部分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社会组织负责人和媒体记者等200余人参加论坛。

方惠萍表示,希望通过本届论坛,为普陀区基层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为“同心家园”建设和“科创驱动转型实践区、宜居宜创宜业生态区”建设凝聚智慧、贡献力量。

普陀区委书记施小琳表示,在推进“同心家园”建设中要进一步坚定基层协商议事机制的探索方向,加强党建引领,统筹各类平台载体,充分调动各类社区主体积极性,开展基层协商议事,努力形成党组织领导下充满活力的基层自治共治格局。

普陀区委副书记、区长周敏浩在主旨演讲中,从坚持多元参与、条块结合、常态长效三个方面解读了“同心家园”建设的基础、依靠和保障。

    A+
发布日期:2016-08-31 10:5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