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实现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人民银行靖安县支行从改善金融供给侧服务入手,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核心,建立多方联动机制,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模式,实现精准扶贫从短期到长期的转变。
“以前忙完田里的活儿就没事干了,现在忙完田里忙社里,村里的荒山都种上了蓝莓,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好。”提起蓝莓专业合作社,张卫东总是喜笑颜开,这位朴实的农民现在是该社的领班,每年能从社里拿到3万元的工资。近年来,蓝莓合作社累计获取贷款348.5万元,实现土地承包流转、发展蓝莓基地317亩,年创收近300万元。随着合作社的壮大,在蓝莓合作社像张卫东这样的低保户已有50余人,他们中有许多通过诚实劳动已经脱贫致富。
这只是靖安县金融支持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为帮助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实现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人民银行靖安县支行从改善金融供给侧服务入手,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核心,建立多方联动机制,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模式,实现精准扶贫从短期到长期的转变。截至2016年8月末,靖安县共有764户贫困户、1820人实现脱贫,脱贫户数和人数均排在宜春市首位。
新模式:
信用评级解决
银行不敢贷问题
信息不对称、农村信用体系不健全,使金融机构在支持贫困户方面出现“有钱不敢投”现象。为此,人行靖安县支行与县委文明办、靖安县农商行等部门协商,联合推出“星级农户家庭+文明信用农户+农商行授信”的信用评级新模式,探索对农户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进行量化评判,文明信用农户的授信额度提升到10万元至50万元。新模式突破了原有模式中农户资产仅为家庭收入的限制,实现了文明程度评议的数据衡量。截至8月末,仅仁首镇石下村480户农户中就评选出“文明信用农户”216户,为有贷款需求农户授信700万元,目前已用信350万元。
人行靖安县支行还出台了《靖安县建档立卡扶贫户评级授信办法》,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评级授信。截至8月末,全县共对283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信用评级,256户获得信用准入,免担保的扶贫贴息贷款授信额度达542.77万元。
新机制:
多方联动解决
贫困户还不起问题
一是政府贴息担保。靖安县农商行积极探索“光伏扶贫”项目,致力于解决贫困户启动光伏发电项目上的资金不足问题。目前已与政府相关部门达成共识,首期该行将以政府担保贴息形式支持200户贫困家庭,每户获得2.7万元的“光伏扶贫”贷款。
二是多部门联合助力。人行靖安县支行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合作,精准对接“下岗再就业贷款”,累计投放下岗再就业贷款3800多笔,帮助2000余名下岗失业人员创业致富;推出“财政助保贷款”,帮助贫困人口解决社保入保资金问题,截至8月末,已有46名人员获得帮扶,扶持金额101.58万元。靖安县农商行还与扶贫办等部门联合发力,对在扶贫办建档立卡贫困户逐户进行摸底,目前共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2828户,授信259户,授信金额417.56万元。
新思路:
产业扶贫解决金融支持
精准扶贫长效性问题
近年来,靖安县农商行紧紧围绕县域经济发展趋势,打造“绿色产业扶贫”。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通过抵押、担保等方式,靖安县农商行累计发放支持白茶、苗木等产业贷款近4亿元,推动香田椪柑、高湖木竹加工等区域型特色产业快速形成。
靖安县通过搭建“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农户)+银行+政府”扶贫合作平台的方式,使产业扶贫工作又上新台阶,截至8月末,累计发放财政惠农信贷通贷款7867.6万元,支持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0余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