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OPEC减产协议:最后时刻一通电话让协议起死回生

摘 要

沙特和伊朗会议前几天还僵持不下,关键时刻,俄罗斯作出巨大让步,表示愿意减产,而非冻产,从而劝服沙特让步。然而会议当天,伊拉克却反悔了,最后一刻,迫于压...

11月30日,OPEC达成八年来首个减产协议,受此影响油价暴涨10%。

这份减产协议来得其实一点也不容易,就在会议前几天,沙特和伊朗还存在重大分歧,各自都说服不了对方,但谁也不肯让步。伊拉克之前虽然表态愿意参与减产,可是也时不时也抗击IS为借口,要求豁免减产。

维也纳会议前夕 沙特和伊朗互不相让

11月25日,有消息传出,沙特退出OPEC原定于周一与俄罗斯等非OPEC产油国举行专家级磋商,伊朗媒体甚至直言,冻产协议已死。

11月27日,即上周六,沙特能源部长法利赫则再暗示OPEC不一定要减产。他称,即使产油国不干预,2017年市场仍将实现自我平衡。

11月28日,沙特再次做出强硬表态,外媒报道称,沙特主动提议减产4.5%,但条件是:伊朗必须相应将其产量冻结在380万桶/日,该水平低于伊朗制裁前的水平。

尽管沙特立场非常强硬,但伊朗根本没有妥协的意思,伊朗一直要求必须增产至制裁前水平,即400万桶左右的水平。

一时双方争持不下,媒体也纷纷开始悲观起来,不少报道称,冻产协议可能又要接近破裂了。

关键时刻 俄罗斯出手了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媒体报道称,11月29日凌晨2:00,俄罗斯给沙特打了一通电话。

俄罗斯油长Novak突然松口说,俄罗斯不仅愿意冻产,还愿意参与减产。这可是一大让步,要知道俄罗斯此前都是坚持不减产,只参与冻产的。Novak称,将承担非OPEC减产任务的一半。

但俄罗斯要的回报的是,沙特油长Al-Falih第二天必须保证OPEC有较大程度减产。沙特油长确实也在维也纳会议上兑现了其诺言。

油价的下跌,让俄罗斯面临石油收入大幅减少的困境,因此俄罗斯一直非常希望能够达成减产协议,也为此作出了大量努力。

普京此前在G20峰会上与沙特副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就曾会面,讨论减产计划。

在会议前夕,据路透报道,普京也曾致电伊朗总统哈桑·鲁哈尼。鲁哈尼在与普京通话后,同石油部长尚甘尼一道向哈梅内伊请示批准冻产。

而在沙特方面,路透称,普京让沙特信服,只要不被认为是对伊朗做出过大让步,那么沙特可以承担较大的减产份额。如果伊朗不将协议大肆渲染成对沙特人的胜利,协议就有可能达成。

伊拉克最后一刻反悔 差点让协议破产

事情似乎到这里,就差不多是完满解决了,然而伊拉克在最后一刻成为了幺蛾子。

就在谈判当天,原本表示愿意参与减产的伊拉克似乎又反悔了。据路透,伊拉克石油部长称,由于与伊斯兰国作战带来巨大开销,无力承担减产。

不过,在同行的强大压力下,伊拉克石油部长最终当众拨了伊拉克总理的电话。

出人意料地,伊拉克总理阿巴迪说,“让协议达成吧”。

经过一波三折,协议最终还是达成了。最终,沙特承担了大部分减产任务,伊拉克也承担了一部分减产任务,伊朗则得以小幅增产,俄罗斯则担起非OPEC国家减产的主要任务,其减产额度达到非OPEC总减产额度的1/2。

    A+
发布日期:2016-12-22 11:4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