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南山区蛇口社区基金会的创新与探索

摘 要

2014年12月,89位生活或工作在蛇口的社区居民,自发每人捐资1000元,创建了“蛇口社区基金”。...

捐款人大会之下是理事会,理事会下面设立秘书处,聘请了一位全职工作人员。

周为民介绍,蛇口基金会的捐款人代表共有3类:一是本届理事会的理事和监事;二是大额捐款人,捐款额在1万元以上;三是小额捐款人,每位小额捐款人代表接受其他5位小额捐款人委托。

截至2016年11月,蛇口基金会共有10位理事和监事、10位大额捐款人及42位小额捐款人。

除了秘书处,理事会下面还设有项目评审委员会及捐款工作小组,主要负责捐款事项。

2016年,蛇口基金会做了一些资助项目,发起了深圳市第一个“无车日”公益活动,参与了当地招商街道的“幸福招商大讲堂”活动,也参与了招商局改革开放历史博物馆民间文物征集工作,拍摄纪录片《袁庚传奇》。

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和学习,蛇口基金会管理团队意识到,社区公益组织应该形成一个生态,进而促成社区治理的氛围。在这个过程中,基金会应重视积累社会资本。

何谓“社会资本”?周为民认为,它有5个最重要的内容:一是社区内的领袖人物;二是社区内的各类组织,包括志愿者与义工队;三是社区外协作的公益组织,基金会应引入此类资源,在社区内开展项目与活动;四是社区内的捐款资源,应做大量工作,让居民与企业积极捐款;五是当地政府、企业以及居民对基金会的认可度。

这5点成为衡量基金会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准,但蛇口基金会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基金会到底如何定位?是纯粹的资助型平台还是社区活动的发动者?这意味着基金会的理事扮演何种角色——究竟只管决策还是参与到日常工作中去?

“社区基金会与其他类型的基金会是不同的,理事本身就是社区的意见领袖,如果他们不发动和参与活动,就会降低社区活力。因此,我们认为,至少在社区基金会成立的初期阶段,理事们必须要参与活动。至于后续发展,我们会边做边摸索。”周为民说,“我们要向前走,莫回头。”

    A+
发布日期:2017-02-09 09: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