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与乡村再造》出版 探索民族地区精准扶贫

摘 要

中国网新闻2月20日讯 由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精准扶贫与乡村再造——基于云南禄劝实践的反思》新书发布会暨“基...

中国网新闻2月20日讯 由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精准扶贫与乡村再造——基于云南禄劝实践的反思》新书发布会暨“基于乡村价值的精准扶贫”学术研讨会今日在北京召开。

近年来,如何更为有效地开展精准扶贫以及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是政府、学界等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焦点。中国农业大学朱启臻教授带领的学术研究团队一直致力于乡村价值以及农村扶贫与发展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由浙江师范大学农村研究中心鲁可荣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朱启臻教授、天津理工大学杨亮承博士等历时2年多的实地调研,完成的学术专著《精准扶贫与乡村再造——基于云南禄劝实践的反思》于2017年2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

本书在梳理分析学界关于反贫困的主要理论以及国际社会反贫困战略演变历程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回顾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在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所开展的反贫困工作的主要历程、取得的成就与成功经验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同时,基于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农民发展需求以及农村可持续发展趋势,从乡村价值传承与再造的理论视域,深入分析禄劝民族地区精准扶贫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探索有效开展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创新路径。

该书认为,经过30多年来的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扶贫开发工作,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不断改善。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农村不再是昔日的穷山恶水、农业生产落后、村民愚昧落后等,反之由于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的局限,较少地受到城市化、工业化的侵袭,较为完整地保持了乡村独特的生态价值、生产价值、文化价值等,从而具备了一定的后发优势。

因此,基于乡村价值传承与再造的理论视域,探索通过充分整合与合理开发利用农村宝贵的潜在资源,有效促进民族地区农村精准扶贫以及可持续发展。

    A+
发布日期:2017-02-28 10: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