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安全生产的“央企方案”

摘 要

探索安全生产的“央企方案”...

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2017年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要点》要求,从2017年起,将每年12月的第一周(12月1日—7日)作为《安全生产法》宣传周,集中开展宣传活动。

全体石化员工火速行动起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通过集中开会学、安全宣传学、安全答题学、工作现场学等方式,重点学习并宣传《安全生产法》,切实将安全落到实处。笔者认为,打造全体干部职工共建共治共享的安全治理格局,有利于探索安全生产的“央企方案”。

绷紧“安全弦”,确保安全生产不放松。安全生产关系到每名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切身利益。牢记安全不休假,安全不打折,严格按照安全操作的规章制度,把安全工作细化。领导干部要落实岗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岗位责任,责任主体具体到个人,指出每位职工都是安全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责任者。基层一线在执行生产任务的过程中,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规范填写操作票,做到工作留痕迹;日常巡检工作要“面面俱到”,宁可多走一步也不留一处安全死角;制定安全隐患大排查计划,定期对生产区、生活区进行隐患排查,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职能部门不定期突击“四不两直”安全检查、安全工作“回头看”等工作。

落实“高压线”,狠抓队伍思想教育不放松。安全生产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是不能触碰的“高压线”,更是不能逾越的安全“红线”。每一名石化儿女都要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从思想上认清形势,才能在日常工作中将安全生产理念牢记于心。组织学习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开展专题研讨会,反思事故案例中的安全生产漏洞,充分吸取事故深刻教训,对照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环节,查漏补缺,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要求落实到生产建设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人,坚决杜绝“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行为。真正把“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落实到各类隐患排查和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中,采取有力有效落地可行的措施加快薄弱环节的整改,形成长效机制,切实防范各类重大事故的发生。

做好“保护伞”,加强应急演练不放松。演练成常态,应急不惊慌。制定切合实际的、可操作的应急预案是加强应急演练的前提条件。有针对性的开展管道泄漏应急处置演练、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演练、硫化氢中毒应急处置演练、防地震、防汛、防洪人员疏散演练和反恐防恐等相关演练,可确保提高石化员工的应急能力。演练结束后,要对演练从方案可行性、现场应急处置几个方面的配合进行讲评,对演练中发现的细节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进一步优化应急预案。通过不断的演练,不断的完善应急方案,不仅可以在实践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而且增强了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程序性处理能力,提升了事故现场应急处置能力,可确保企业广大干部员工在事故来临时能够镇定应对,做到人员无伤害,财产低损失。

    A+
发布日期:2017-12-15 18:0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