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医改道路上的“宁夏探索”
2016-04-25 12:22:56 华夏经纬网
不断为百姓健康幸福加码—— 新一轮医改道路上的“宁夏探索”
“现在看病越来越方便,越来越人性化,这都要托医改的福。”4月22日,银川市民徐女士向记者说起她这几年看病住院经历的“新感觉”:
第一次突发心绞痛,家人赶忙送徐女士到银川市第三人民医院。当时医院还没实行“先住院后付费”,患者要先交押金再住院救治,折腾了好一阵子才看上病。
时间不长,徐女士第二次住院时,医院已实行“先住院后付费”,和许多享受这一政策的患者一样,她一进医院就有医生来护理、问询,不用先忙着取钱办手续。
今年过完春节,徐女士第三次住院,就医过程中,医院的措施更加人性化,只要最后出院时结账就可以。更令徐女士意料不到的是,如果患者手头紧张,还可以向医院申请延期,日后再补交费用。
近年来,宁夏不断加大医改力度,创新支付制度,取消县级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实施大病保险和应急救助、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建立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和乡村医生退出准入机制……连续出台的医疗新政,指向只有一个,就是让老百姓看上病、看好病。
(一)
近年来,宁夏聚焦医改,创新体制机制,支付制度改革被列为全国十大医改亮点,药品统一采购、统一价格、统一配送的“三统一”模式在全国推广,创造了以省为单位的“先住院后付费”诊疗模式,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省级综合医改试点省份。
公立医院改革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点任务。去年10月,宁夏全面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并制定推出一揽子政策,为全面改革提供支撑。为做好顶层设计,自治区出台了9个医改配套文件,在人事制度、财政补偿、医保支付、医疗价格等方面取得新突破。银川市、吴忠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稳步推进。
早在2009年,盐池、海原两县就开展了“创新支付制度提高卫生服务效益项目”改革试点。在此基础上,试点进一步推广到吴忠市、中卫市,通过在基层医疗机构实行门诊费用总额包干预付和在县级医疗机构实行住院费用总额包干预付,利用经济激励机制,引导群众到基层就医,使85%以上的群众门诊首选乡村医疗机构,85%的住院病人留在县内就医,初步建立起分级诊疗制度。
盐池县自2012年以来,先后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多家大型综合医疗机构建立医疗联合体,通过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开展优质服务、建立有效的转诊机制、合理控制医疗费用、降低医疗成本,减轻了老百姓的就医负担。去年,该县医院住院人次较2011年增加了60.7%,次均费用控制在3137.5元,低于全区县级医院次均费用水平,实现了群众就医首诊在基层,让老百姓共享更公平、更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宁夏的经验得到了国家的肯定,为全国建立县域内分级诊疗制度提供了经验。
近年来,宁夏医疗保障明显增强,城乡基本医保制度覆盖率达99%以上,筹资标准由每人每年260元提高到432元,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65%。确定了34所大病保险定点医院,大病保险制度得到落实。建立了应急救助机制,制定了疾病应急救助实施意见和基金管理办法,全面开展疾病应急救助。
(二)
药品加成对于公立医院的经营有很大的作用,但也导致了医疗费用上涨,出现“多用药,用贵药”的现象。
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是全区三甲医院中首批“吃螃蟹的人”之一。2015年7月1日,该院公开向社会承诺取消药品加成,告别“以药养医”的模式,向公益性回归迈出坚实一步。自治区卫生计生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只有彻底破除‘以药补医’,才能使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回归公益性,使药品回归到治病的功能,医务人员回归到看病、防病的角色。”
目前,全区29家县级医院全部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减轻了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负担。
宁夏在药品“三统一”基础上,不断完善药品招采机制,扩大基本药物覆盖面,建立短缺基本药物应急采购制度,确保廉价药品足量供应。自2009年以来,先后开展了7次集中招标采购,药品价格总体下降65%,医用耗材价格下降近五成。实现了基本药物在基层全覆盖、“零差价”销售,累计为患者节约药费24亿多元。
2011年,永宁县望洪镇卫生院在全区首推“先住院后付费”,广获好评。办理住院手续时,患者只需提供医保卡、户口本或身份证,并与医院签订相关协议。出院时,患者再付清除医保外个人承担的部分费用,如确有困难,可与医院协商延期交费。此外,民政部门还会按照大病医疗救助的有关规定给予困难群众一定的医疗救助。
自2012年宁夏在全国率先以省为单位推进“先住院后付费”诊疗模式以来,已有343家医疗机构,累计为15万患者免住院押金2.5亿元。实现了“一降低两提升”目标,即群众的看病就医经济负担明显降低,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看病就医患者比例明显提升,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三)
办公场所干净整洁、工作流程标准规范、服务态度热情周到……日前,记者在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宁夏人民医院等医院托管的一些基层医院采访时看到这样的场景。
宁夏在2012年相继成立了宁夏人民医院、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宁夏中医医院3个医疗集团。各医疗集团的核心医院通过制定医疗集团内部工作规范、派出管理团队对口帮扶帮助集团成员医院完善管理制度等方式,加强了医疗集团成员医院的管理。为各成员医院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基层骨干医师和医院管理人才。大医院专家不断深入基层医院开展服务,帮助成员医院建设远程会诊信息系统,促进优质医疗服务向基层延伸。
银川市民陈兰香曾在银川市第三人民医院做过喉部囊肿切除手术,主刀医生是从上级托管医院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过来的专家。据了解,像陈兰香这样的手术,在三甲医院需要9000余元,而在市三医院,除去报销费用外,手术加4天住院诊疗,只需缴纳2000元左右的费用。托管以来,银川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人数和住院人数不断增长,可诊疗病种增加40余种,新增手术50余种。
2011年12月,宁夏人民医院宁南医院开诊,从那时起,宁南山区结束了没有三甲医院的历史。如今,该院就诊者来源扩大到中卫市、固原市、吴忠市及甘肃环县等周边近150公里范围,辐射280余万人口。
近年来,宁夏还建立了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人民调解与保险赔偿相结合、纠纷化解与风险防范相结合的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各级医调委累计受理医疗纠纷1098起,结案率为95%,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构建了和谐医患关系。
改革永远在路上。一个以回归“公益”为目的,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为突破口的医改模式正在宁夏初露端倪。(记者 李志廷)
来源:宁夏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