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至5月8日,2016年北京戏曲文化周将在园博园拉开帷幕。戏曲文化周期间,将通过展示、展演、互动、体验等一系列兼具传统与时尚的戏曲活动,弘扬和展现中国戏曲艺术的魅力。27日上午,记者来到园博园,提前探秘“花好月圆传戏韵”戏曲花车巡游活动。
此次北京戏曲文化周在戏曲文化体验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尝试。其中,戏曲花车巡游表演将丰台区“花卉之乡”与“梨园之乡”的特色进行了有机融合,既是对花乡花卉产业的生动展示,也是戏曲文化与区域其他文化资源的有效联动。
记者在台湾园南侧的园博主干道上看到,5辆造型新颖的花车已经亮相。每辆车身长约10米、宽4米、高5米,装饰花团锦簇,造型各不相同。据花车负责人(林巧玲、王亚娟)介绍,2016北京戏曲文化周戏曲花车巡游以“花好月圆传戏韵”为主题,五辆花车分别展示梨园戏韵、卢沟晓月、放飞梦想、百年花香、和谐乐章五大主题。
“梨园戏韵”主题花车上,各种表情的戏曲脸谱形象逼真,戏曲人物造型栩栩如生,配以各色鲜花,展现了丰台梨园之乡的戏曲文化底蕴;“卢沟晓月”主题花车以弯月、卢沟桥为主要元素,以花卉为点缀,构成了“燕京八景”之一——卢沟晓月;“百年花香”花车包含了各式各样的花卉卡通元素,展现了百年花乡的悠久历史;“放飞梦想”花车以五色草与勿忘我为主花材,打造航天、卫星等科技创新形象;“和谐乐章”花车以北京母亲河永定河为主题,描绘北京文明的起源与发展,人与自然共同谱写和谐乐章。
据了解,此次活动的5辆花车全部由丰台花乡完成。花乡拥有800余年的花卉文化,其花卉栽培史可上溯至辽、金时期。当前,花乡正在积极探索花卉、文化融合发展之路,未来将筹建花乡花卉历史文化博览园、黄土岗土壤遗址公园等花卉景区,融合花卉文化元素,推动花卉文化宣传普及,引领花卉消费社会风尚。
此外,据负责人介绍,每辆花车身后,还跟有一个表演方阵,技巧性很高的“飞叉”表演、喜庆欢乐的“跑旱船”、老北京人最爱的抖空竹、彰显中华武术精髓的五虎少林盛会等“非遗”表演将联合戏曲表演同时呈现。花车巡游开场前,在园博园3号门广场东侧银杏大道还将会有太平鼓、太平永乐盛世中幡、舞狮等“非遗”精彩表演。
丰台区汇集了众多的专业院团和戏曲学校,被称为“梨园之乡”。有专家学者考证,丰台一带作为金中都主要遗址的所在地,应是金院本,也就是中国戏曲的发源地。丰台区目前正在发掘更多的历史文化资源,使“梨园之乡”能够重现戏曲的辉煌时代。此次戏曲花车巡游借助多种表演元素及艺术表现形式,将定点展示与行进表演相结合,通过花车巡游展现花乡花卉、丰台戏曲、“非遗”等传统文化的风采,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觉、听觉体验。
据了解,“花好月圆传戏韵”戏曲花车巡游活动将在4月30日、5月1日、5月2日的上午和下午分别在园博园3号门表演一次。北京戏曲文化周主办方邀请您看别致花车、品经典好戏、观非遗绝技,赏园博佳景。详情可关注“北京丰台”官方微博,或“发现新丰台”微信公众号。
采访联系人:
花乡采访林巧玲 王亚娟联系13801265908
文艺表演及非遗采访成军13651172128
综合协调文委王昊13691392442
附戏曲花车巡游背景资料:
1、通过不同鲜花的颜色和形态组合表现造型突出花车主题。分别有:梨园戏韵、卢沟晓月、百年花香、放飞梦想、和谐乐章。
“卢沟晓月”主题花车由弯月、卢沟桥和花卉构成,寓意卢沟晓月。
“百年花香”以百年花香为主题的花车引入各式各样的花卉卡通元素,展示花乡花卉文化。
“放飞梦想”花车以五色草与勿忘我为主花材,形成了航天、卫星等科技创新形象。
“和谐乐章”以北京母亲河永定河为主题,描绘着北京文明的起源与发展,人与自然共同谱写和谐乐章。
2、每辆花车后面跟一个表演方阵,表演队伍有戏曲方阵和非遗方阵,共200多人。“梨园戏韵”花车后跟戏曲表演方阵,车上站有两位戏曲专业演员领头;“卢沟晓月”花车后跟三路居新善吉庆开路老会表演“飞叉”技艺;“百年花香”花车后跟石榴庄村聚义同善小车圣会表演“跑旱船”技艺;“放飞梦想”花车后跟刘家村同乐义善蜈蚣岭五虎少林圣会;“和谐乐章”花车后跟空竹队伍。
3、戏曲花车巡游借助多种表演元素及艺术表现形式,将定点展示与行进表演相结合,通过花车巡游展现花乡花卉、戏曲、非遗等传统文化的风采。
4、花车巡游开场前,在三号门广场东侧银杏大道进行花会暖场展演30分钟,表演太平鼓、太平永乐盛世中幡、舞狮。花车巡游期间播放音乐“说唱脸谱”,时长3:28 分钟,循环播放。
背景材料:花乡花卉历史与文化情况介绍
丰台区花乡位于北京城区西南部,因花而得名,特别是积淀了800余年的花卉文化代代相传。花乡花卉栽培史悠远绵长,上可溯至辽、金,下可至元、明、清。
据文献记载,北京花卉集中栽培最早的,要数右安门外花乡草桥到丰台一带。由于草桥、黄土岗、樊家村、纪家庙、刘家村一带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壤疏松、排水良好,加之交通便利,成为栽培花卉植物优良之地。早在元代就有很多亭园建于此地。《日下旧闻考》云:“草桥众水所归,种水田者资以为利。十里居民皆莳花为业。有莲池,香闻数里。牡丹、芍药,栽如稻麻。”
明代,丰台花乡一带花卉栽培业曾盛极一时。明《帝京景物略》载:“都人卖花担,每辰千百,散入都门。”在栽培技术方面,花乡的花农自古代代相传,不断有所创造和改进。据记载,当时的花农集资在纪家庙村修建了花神庙,并将花神庙当作丰台附近各处花行同业公会的会址和会馆。每年的花王神诞辰,北京丰台一带的花农都要到此进香、献花、走会。
清代,花乡的花卉种植业发展到了鼎盛时期,由于这一带百花争艳,潺潺流水,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聚集到这里吟诗作画,游览胜景,一度成为达官贵人游乐之地。乾隆皇帝在游览这一带后,也情不自禁地写下了“冬雪春霖今岁好,嫣红姹紫看夹道”的赞美诗句。这一时期花卉业发展的特点是逐步形成了不同的花卉市场,有宫庭御用花,有各大王府和一些大商号及民间用花。
随着花乡花卉栽培业兴盛繁荣,各村逐步形成了花卉培植特色。草桥、玉泉营、郑王坟、夏家胡同一带多养草花。草桥一带有“暖洞子”,专门熏烤牡丹,即所谓‘草桥煻花’。从山东曹州进牡丹,在“暖洞子”里熏烤后,专门在冬季供宫廷。除供宫廷和王府以外,花农们还去赶庙会和到集市上出售,其中有盆花和花头(切花)。黄土岗一带主要是养茉莉花和药材植物。花卉有茉莉花、玉兰、茶花、荷花、仙客来、无花果等。黄土岗种植的茉莉花光照时间长,雨水少,香质浓郁、幽远。张一元、吴裕泰等有名的大茶庄都采用黄土岗的茉莉来熏茶。马家楼生产鲜药材也有悠久的历史。这里供应市场的鲜药材有藿香、香椽、佛手、枇杷、金不换、独角莲、麦冬、汉三七等几十种。樊家村主要养木本花,多是庭院、园林花卉,如金桂、银桂、桃花、碧桃、大石榴、夹竹桃、菊花、月季、芍药、龙爪愧、翠柏、罗汉松等。郭公庄、白盆窑、新发地这一带从西至东多沙质土壤,养芍药历史悠久。
民国年间,丰台花乡花卉生产依然很盛,而且向集团化和专业化发展,在花神庙成立了北京各处花行公会,以维护花农利益。
建国后,花乡花卉产业得到恢复和快速发展。黄土岗、草桥、樊家村的三个花队和园艺队合并为园艺大队从事鲜花生产,并迅速成为京郊农业生产的亮点。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科技的进步为花卉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花乡逐渐形成了花卉生产企业集团化、花卉观光休闲品牌化的多元发展格局,并积极探索花卉和旅游、演艺、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花乡、花乡盛芳园花卉基地及花乡花卉市场分别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中国花木之乡”、“全国花卉生产示范基地”、“全国重点花卉市场”。2016年,花乡又获得首批“国家重点花文化示范基地”认定。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花乡高度重视花卉产业及花卉品牌建设,一直将花卉历史文化视作推动花卉产业发展的灵魂,不遗余力地挖掘、传承和使用花卉历史文化资源。2013年,花乡举办了“花好月圆·花样生活”中秋花卉文化节。在本次文化节上,花乡重现了“请花神、敬花神、宣读注文、撒鲜花”的过程,还按照1:10的比例制作了木质结构花神庙复原模型,花卉庙会、民间文艺演出、戏曲票友会、摄影及手工艺术作品展览等众多文化活动同时举行,为花乡花卉文化品牌塑造和花卉文化的传播做出努力。2015年中秋和国庆节期间,花乡在北京园博园成功举办绿雕花车巡游。花车巡游既是花卉应用技艺的展示,又是花卉与旅游、文化的有机融合,代表了花乡花卉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花乡还通过参加或举办各类花事活动,不断夯实花卉品牌地位。2008年,花乡花卉“红红火火”,登上北京奥运会的颁奖台,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花卉文化。2009年,花乡参加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获得38个奖项。2013年,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上,花乡花卉获得19个奖项,其中,金奖4个。2015年,花乡代表北京参加香港花卉展览,获室内设计组唯一最高奖——金奖,创造了北京市参展以来的最好成绩。世界花卉大观园、中国插花艺术博物馆等积极承办梅花展、艺菊展、水仙花展、年宵花组合盆栽大赛等花事活动。
在花卉文化的传播上,花乡也一直在努力。2015年,中国插花艺术博物馆正式投入运营,除了设置固定馆藏展示花乡花卉文化、插花花艺作品外,博物馆还为学校、社区等举办花卉文化类培训活动。2015年,博物馆共举办培训23次,参与人员2000余人。少年儿童花卉文化培训、社区居民花卉知识普及等花卉文化传播活动持续开展。
当前,花乡的花卉产业在城市化进程中逐步调整、升级,积极探索花卉、文化融合发展之路。未来,花乡将以获得首批“国家重点花文化示范基地”认定为契机,在改造提升世界公园、世界花卉大观园及乡域内郊野公园的基础上,筹建花乡花卉历史文化博览园、黄土岗土壤遗址公园等花卉景区,融合花卉文化元素,发展花卉文化、会展、旅游项目。同时,继续挖掘花卉文化根脉,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开展爱花、赏花、用花的美学教育,推动花卉文化宣传普及,引领花卉消费社会风尚,全力打造花乡花卉特色品牌。
公共邮箱:
ftqxwfb@126.com
83656732
来源:千龙网 编辑:范玲 FN007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