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林,专注高端写字楼17年,参编《中国商务写字楼等级评价标准》《中国写字楼物业管理指南》两部国家级行业标准;写字楼开发、写字楼运营、写字楼物管三大主营业务相辅相成,业务版图正从郑州、长沙向北京、上海、天津、武汉、西安等核心城市延伸。
跨越17年,楷林匠心专注写字楼的故事,和它对写字楼的终极想象,让人心生好奇;更让人好奇的是——在房地产转型大幕揭开,房企纷纷摩拳擦掌,探索生存发展新模式之际,这个近乎偏执的产品主义者对于“新模式”有何独到见解。
2018年8月1日,“地产归途·时间与未来”2018博鳌房地产论坛在海南开幕。十八年来,几乎所有房地产英雄人物及标杆企业,都参与了这场全行业年度盛会。地产业众领袖在舞台上分享他们的独特故事与视野,上海楷林房地产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王如民,作为嘉宾,以楷林的“写字楼产业化”探索与实践为主题发表演讲,我们从中不难窥探到楷林不断求索的心路历程。
顺势而为:从红海中寻找通往蓝海的路
楷林在长沙开发了30万方写字楼,其中一栋以优惠价格出售给某银行总行。该总行进驻之前,它在该区域的所有网点给当地带来的税收只有3200万元,进驻之后,今年上半年给当地带来的税收是5.48亿元,今年年底预计突破11个亿。
2013年,这个区域还是一片待开垦的处女地,长沙整个城市也没有成熟的金融中心。5年后的今天,这个项目引进了湖南本土四家金融总部的三家,以及三十多家金融机构,所有入驻企业带来的税收占到当地总税收的20%,一举奠定了湖南金融中心的区位价值。
这个案例,让楷林团队认识到产业所能带来的巨大价值,比如税收大幅度增加、新增就业机会、产业链集聚以及区位价值提升等。
由此,王如民开始深度思考——在大时代背景下,楷林如何提升自我,如何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近十年,全球信息技术产业异军突起,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大放异彩,中系独角兽企业高歌猛进,2017年全球市值Top10企业,7家是科技型企业,如苹果、微软、亚马逊、腾讯等;在房住不炒的政策导向下,行业去地产化已是必然趋势。既然要革除惯性,那么就势必要找到新的价值增长点。新的价值增长点在哪里?
楷林正在探索和实践的变革模式,就是写字楼产业化。
之所以能找到这个模式,是因为楷林专注写字楼细分领域17年,一直在研究商务空间的发展和演变——农耕时代财富在田间,工业时代财富在工厂,信息时代财富在写字楼,比如写字楼最集中的美国曼哈顿占纽约60%的GDP份额,2015年深圳福田区占深圳1/6的GDP份额,2017年深圳南山区占深圳1/5的GDP份额,在特定时期,“写字楼是城市的垂直印钞机”,这话一点都不夸张。
楷林坚信写字楼是城市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写字楼产业化之后能够带来更大的价值。尤其是在写字楼存量时代,必须改变过去单纯靠租售获取收益的模式,实现租售+投资助推+楼宇生态增值服务等综合收益模式。那么,写字楼产业化是必然方向。
厚积薄发:在新的起点攀越新高度
楷林开启写字楼产业化探索的新征程,亦是源于专注深耕写字楼领域的“厚积”。
17年匠心专注,楷林用专业缔造优质平台,用细节关注写字楼里的办公人群,吸引了大批名企入驻:中国工商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旅银行、建设银行、渤海银行、东亚银行等金融机构纷纷入驻楷林,截止目前,楷林所服务的金融机构总资产超过10000亿,成为中国中部最大的金融办公服务商;中国一线房企恒大、融创、华夏幸福、远洋、蓝城、旭辉、金科、新城、阳光城、鲁能等亦将楷林项目作为入豫首选。同时,这些客户也在楷林的平台上互相成就——例如,三一重工和吉祥人寿保险公司是楷林的客户,他们通过楷林的平台结识,三一重工数万名的员工保险交给了吉祥人寿,吉祥人寿也对三一重工进行了产业投资,这就是楷林商务平台的价值。
说到为楷林写字楼产业化做专业支撑的,不得不提及楷林物业。物业管理是写字楼的给予了写字楼“第二次生命”。楷林写字楼产业运营过程中,物业管理确保了项目品质与写字楼可持续发展,为楷林写字楼产业化探索做足了支撑。
在实现写字楼产业化的过程中,楷林也完成了“双重转变”——第一是转换思维,实现从重资产开发到轻资产运营的思维转变;再者是转变心态,过去做房地产开发普遍是甲方心态,现在做轻资产运营,需要的是管家心态。完成了这两个转变,楷林终于“轻装上阵”,在新的起点重新出发。
正如王如民在博鳌论坛演讲中讲到的——在写字楼产业化探索之路上,楷林一定不会一帆风顺,但我们也一定不会停下探索的脚步。
“重要的不是所在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愿所有与楷林一样,在探索道路上不惧挫折,勇往直前的企业,都能拥有清晰的方向,找到企业发展的新蓝海!